返回首页

如何评价安妮·海瑟薇

141 2023-09-01 22:08 admin

一、如何评价安妮·海瑟薇

安妮·海瑟薇是一位明眸皓齿、肤白胜雪、笑容甜美的“公主”,有着奥黛丽·赫本式的优雅及朱迪·加兰式的明媚[22] 。她带有浓浓人情味儿的喜感,即便扮演高高在上的人物,依然能竭尽耍宝之能事,拿骨子里极具亲和力的“丑女心态”与美白富的公主身份炮制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矛盾感——她和《逃跑的新娘》时期的朱莉娅·罗伯茨如此相似,诠释亲民的角色,从不把“端庄”当回事儿,处处彰显谐星气质。擅长用诙谐制造惊喜的安妮在2013年年初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曝出了当年与“现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因误会而互比中指、隔空对骂的糗事,丝毫不顾及“女神”形象。事实上,不遗余力的率真耍宝,也从未让她损毁过形象,无论在大银幕上诠释何等严肃悲情的角色,她仍不放过任何展示喜感的机会,比如恶搞模仿汤姆·克鲁斯的前妻凯蒂·霍尔姆斯,公然用讽刺短剧调侃英国的凯特王妃,甚至扮演老太太在节目里被绿色液体喷了一脸。安妮的幽默气场,已经成为好莱坞一道可爱又亮丽的风景[23] 。

她的美貌与风情在越来越多的卖座电影里被展示。比如在《糊涂侦探》中扮演风情万种、穿着十几厘米高跟鞋飞奔如闪电的美艳女特工99号,她媚惑男性的超人魅力在片中得以充分释放。2010年,安妮在美国怪才导演蒂姆·波顿执导的奇幻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里以白发如雪的夸张造型诠释了“白皇后”一角,她夸张如舞台剧的表演形式也让人耳目一新[24] 。2012年公映的《悲惨世界》中,安妮·海瑟薇以骨瘦如柴、几近光头、牙齿残缺的孤女芳汀形象打动了很多人,她拿到第70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和第85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击败了前奥斯卡影后海伦·亨特、大器晚成的实力派女星艾米·亚当斯等一众实力派,也让她在自己的冲奥史上留下了人生中第一笔辉煌[25] 。

从“梦幻公主”到“苦女芳汀”,她从传统偶像派突然拐了个弯就绕进了叛逆实力派的胡同。作为清纯童话美女,却用宽衣解带的方式颠覆了女神的定义,将时尚诠释成了“无所不能”。《断背山》里的奔放同妻,《历劫俏佳人》中与毒贩勾搭的豪情白富美,《爱情与灵药》中正面全裸出镜的帕金森痴情女。不管这位已经拿下一座小金人的叛逆公主如何不走寻常路,她依然是新一代的甜心[26] 。(时光网评)

二、威廉王子的孩子会脱发吗?

身怀六甲孕味十足的凯特王妃最近出席活动现身的次数颇为频繁,尽管如今小腹已明显凸起,但丝毫不影响王妃优雅时髦的着装与展现的气质,孕期也能穿出优雅动人的精致着实令人羡慕,如此高段数的孕期穿衣技巧,着实羡煞旁人。但羡慕之余,也有网友为即将出生的小baby担心,担心他会和父亲威廉王子一样脱发。

其实,网友们的这点担心还真不是庸人自扰,还是很有必要的。威廉王子、他的父亲查尔斯王储以及爷爷菲利普亲王,是典型的雄性脱发患者。查尔斯王储28岁时已出现明显的“地中海”头型,如今更达到“头顶无发、两侧有少量头发”的六级脱发。

近几年来,每当威廉王子亮相公众面前,媒体就会猜测他会否陷入英国王室传统的“秃顶危机”。18岁的威廉王子亮相于媒体前时,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但从25岁起,镜头前的他头发日益稀疏。两年前,英国媒体更捕捉到他参加公益活动时,头顶毛发稀疏,头皮清晰可见的尴尬画面。

植发专家分析说,雄性脱发多为家族遗传,如果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婚后产子,遗传“脱发危机”的可能极高。如果生女虽然不至于像父亲那样脱发,但也要特别关注头发养护问题。看来,网友们的担心真的有可能成为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所生孩子以后的困扰啊。

不过,如今植发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以有效的解决脱发问题,而且由于先进的植发技术和专业植发专家,术后植发效果已经趋于完美。所以说,网友们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威廉王子的小孩儿会脱发,即使会脱发。只要具备植发手术条件,那么,脱发问题也是会迎刃而解。在这里让我们祝福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孩子聪明健康吧!

三、我的孩子今年八岁,是个女孩。这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在每次梳头时总爱掉头发,每次梳完头总在梳子上留下一

十有八九是太虚了。也就是营养不够。不能碰冷的。不要吹冷空调。也不要太劳累。

四、正常男人是不是每天都会掉头发?我用梳子梳头发总发现梳子上有头发,

地球人每天都会掉,火星人经常熬夜的掉的更多,

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和可以大大改善掉头发的状况

另外在化工厂工作或天生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发也会掉的多

请采纳

五、苏格兰女王玛丽怎么样

2008/10/30 这部电影的由来说起颇有意思,是在一个电视专题片里无意中看到的,通过电影介绍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故事。当看到K·赫本饰演玛丽女王的片段,我一下被吸引住了,就去电骡下载,而感觉比我先前想象的还要好。 下到一套英文字幕后,空闲时就试着翻译,不想这不到2小时的电影竟有1300多句对白,断断续续翻译了好长一段时间,外加调时间轴,昨晚终于完成了,真是兴奋,因为这带有历史事件的片子,意义总不同一般。 后来才知道这部电影是“雷电华”公司借米高梅《瑞典女王》的势头拍摄的姐妹篇;有了先驱的参考,剧本和制作上显然略胜一筹,虽仍不免加入虚构,但已将更多笔墨放在了两位女王权力之争的史实上。而有了K·赫本的精彩演出,剧情同样毫不沉闷。 影片用很多情节讲述了玛丽的婚姻,撇开杜撰和溢美成分,几场内心戏充满温情哀伤,并有民族爱国的君主之心,是既大气又细腻的。最使人难忘的是玛丽与伯斯威尔伯爵结婚前,在露台那段感人肺腑的对话。那“星星”和“女孩”,分明显露出玛丽身上女性的温柔脆弱;这点也是影片刻意渲染的,随处可见,与暴躁乖张、毫无柔美的伊丽莎白形成强烈对比。我想片中一定描画得夸张了,前几年那几部新拍的伊女王一世的电影显然更为客观(但恕我直言,真是沉闷)。 凯特未满30岁时的样子挺美的,尤其这是她难得一见的古装片,造型设计得不错,特别是她的几顶帽子,还有花边的袖口,比《瑞典女王》中嘉宝的发型和服装都要自然。她脸部的镜头光影打得也很漂亮,当然与嘉宝面部给人的紧张、揪心感相比,使人轻松很多。 最后玛丽与伊丽莎白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会面,她的表情给我印象很深。两位女王的对话,俨然是“男性”与“女性”方式的较量;玛丽虽然是战败的一方,但仍声称自己赢了,永远、永远都是她赢,她如同一个女人那样地爱过了,也如同一个女人那样地失去过,并且,将来将是她的儿子来继承整个大不列颠、以及斯图亚特家族的基业;而“童贞女王”伊丽莎白,将无后无嗣地归于尘土。 片中与史实不符之处一定不少,我没有去细查,不过知道玛丽女王被处死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而不是30不到的凯特的年龄;而她的儿子后来究竟怎样了,也未曾了解过。但我很感谢有这样传记性质的电影,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忙着翻译字幕,想必忽略了很多人物的细节表演,以后是要重看的。忽然想到,我是不是因为喜欢凯特才喜欢这部电影的呢?好像也不是,应该还有苏格兰民风的展示罢。玛丽女王在窗口聆听她的人民聚集一堂合唱“保卫苏格兰”、“保卫女王”的歌声,真真切切地叫人为之动容。而因此也将玛丽的爱民之心提升了起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