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盘加热现象?

278 2024-09-29 21:42 admin

一、光盘加热现象?

光驱或影碟机读取光盘时,光头是固定的,是通过光碟的旋转来实现读取光碟上每一圈记录的数据,那么光盘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就会与空气摩擦从而导致了发热。

其实从影碟机里取出光碟同样会发热,只是与从光驱中取出时相比温度低很多,所以感觉不明显而已。

有时当我们在用影碟机看碟时如果重放多次或是反复倒碟以及反复重播某一片断后再将碟取出,会发现碟片也是很热的。

二、钠加热现象?

金属钠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了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物理性质钠单质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钠单质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化学性质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都是由0价升为+1价。金属性强。1.钠跟氧气的反应在常温时��4Na+O2=2Na2O (白色固体)在点燃时��2Na+O2=Na2O2 (淡黄色粉末)★钠在空气中点燃时,迅速熔化为一个闪亮的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氧化钠可以和氧气化合成为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O+O2=2Na2O2

三、加热碳粉现象?

碳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或两者的混合物,并有黑烟产生。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氧气中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发白光,产生大量的热,固体碳粉消失,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如果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则还有如下现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碳酸加热分解现象?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加热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所以碳酸分解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碳酸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常数都很小。它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梅红色,碳酸显酸性,酸可使紫色石蕊变色。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大部分是以微弱结合的水合物形式存在,只有一小部分形成碳酸。

有时,碳酸也会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麻烦。地面上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生成碳酸。当地面水渗入地下时,碳酸也被带到地下,并与地下石灰岩里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称为“硬水”,因此地下水都属于“硬水”。江河里的水不含碳酸氢钙,不是“硬水”(硬水是指有较多钙离子和镁离子等金属阳离子,它们的碳酸盐是不可溶解于水的)。

五、加热面粉实验现象?

面粉在高温密布空间里会产生爆炸。

在密闭的空间内部产生的许多粉末和灰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假如达到适当的浓度,万一产生了火花,就会由火花发展成小火球,如不抑制就会发生爆炸。粉尘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而且,发火点越低,爆炸下限也越低。

随着粉尘颗粒的直径的减小,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还容易带上静电。第一次爆炸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会更高。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六、铜片加热的现象?

铜加热的现象是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

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

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二价铜盐是最常见的铜化合物,其水合离子常呈蓝色,而氯做配体则显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

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石存在。

七、加热高锰酸钾现象?

试管中充满紫红色蒸汽,导管中有气体产生。

八、镁加热的现象?

象描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化学反应方程式:2Mg + O2 = 2MgO (在点燃的条件下)

金属镁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是氧化镁,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

九、加热钠单质现象?

加热钠的现象是:迅速熔化为一个闪亮的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Na₂O₂)和少量超氧化钠(NaO₂)淡黄色的烟,并释放大量热能。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有强还原性,加热与空气中的氧气马上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钠是非常危险的金属,使用过程中保持距离。

十、加热铝箔现象及其原因?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

原因是:铝在空气中很快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进一步氧化,在空气中受热时铝箔熔化,但并没有滴落下来,并且也不会有燃烧、发光等现象

首先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发现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表面有氧化膜,因此不能燃烧)。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发现铝箔也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打磨后铝箔表面又很快形成氧化膜,阻止了铝的燃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