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耳朵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120 2023-09-26 19:54 admin

一、耳朵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耳朵的结构:

1、耳廓:收集声音,将声音传入外耳道,部分声音定向功能;

2、外耳道:传导声音,对3-4kHz声音还有放大作用;

3、鼓膜:鼓膜振动使声能变为机械能传入中耳;

4、听小骨:三个听小骨的杠杆效应,将声音放大并传入内耳;

5、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维持中耳压力和外界气压平衡;

6、半规管:内耳中的平衡感受器,共三条,互为垂直排列,内套一膜质内管,半规管内充满了体液(淋巴),半规管内还有体位感受纤毛,当体位处于旋转时、静位运动时(如坐车)突然加速减速等会扰动纤毛细胞,反射性引起身体出现补偿运动,以利保持身体稳定,

7、前庭:半规管和前庭主要管理平衡系统,

8、耳蜗:将机械能变为生物电能,产生神经冲动,

9、听觉神经:将声音信息通传导到上级神经中枢。

二、耳部该如何保健啊

耳部按摩健身法

由于耳部周围有很多穴位,按摩耳部可以促进全身气血流通,也可说是全身美容体操。其具体方法有:

拉耳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分泌,治疗慢性咽炎、减少白发。

摩耳 两手掌互搓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有保健作用。

弹耳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健肾壮腰,预防头痛眼病。

扫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日数次,每次20下,可强肾健身。

掩耳 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勺,用食指压中指弹击36下,可听到“咚咚”之声。此功有健脑、防治耳聋耳鸣、增强记忆力之效。

提拉 耳尖用双手拇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捏揉、摩擦15-70次。此功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炎和皮肤病。

以上健身法,贵在坚持。

三、如何保护耳朵

揉耳朵助健康

【揉耳朵的好处】:

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

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

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

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具体做法】:

★按摩耳廓: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可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

★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全耳“总动员”: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这一手法对内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日常护耳13招

生活中,很多耳病是可以预防的,下面就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耳朵保健措施,以预防耳病的发生。

一、戒除掏耳朵的习惯。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二、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三、夏季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

四、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五、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六、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它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

七、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耳带状疱疹等)常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需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八、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前者可并发听力损害,后者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九、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十、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十一、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十二、老年性耳聋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的表现,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关。所以,老年人应定期检测听力。

十三、对新生儿应常规进行听力筛查,发现有听力障碍时应及早干预治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