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颈胸椎管内肿瘤的相关咨询初步确定为颈胸椎管内肿瘤

84 2023-09-27 23:41 admin

一、颈胸椎管内肿瘤的相关咨询初步确定为颈胸椎管内肿瘤

C7-T1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手术费用在2.5万~3万元之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做到病变完全切除,但有麻醉意外或因手术操作导致脊髓损伤、手术部位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可能。

(张庆俊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庆俊

二、椎管狭窄病症的颈椎椎管狭窄症分类

根据颈椎管狭窄的病因可以把颈椎管狭窄分为以下六类:

1、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颈椎由于发育因素,各颈椎的椎管容积较正常狭窄。颈髓横断面,中央部较厚而两侧较薄。在成人的颈髓中部前后径为8~10mm,椎管前后径如过于狭小,可以直接压迫颈髓、神经根及硬膜,支配部分软组织的交感神经纤维也容易被压迫而引起血管痉挛。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是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因素。

2、骨质增生性椎管狭窄

病人年龄为40岁以上,由于颈椎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引起椎管前后呈不同程度的狭窄,为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或脊髓型颈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椎管狭窄部位在颈椎4~颈椎6,部分病人在颈椎3或颈椎7。椎管狭窄还可以因为压迫脊髓而出现症状。

3、失稳性椎管狭窄

颈椎失稳多为中年以上的病人,因颈椎间盘、韧带及关节囊等组织退变或损伤造成;年纪较轻的病人可因为颈部外伤而致颈椎半脱位;少数病人因颈椎病手术之后,相邻颈椎因为代偿性活动增大而失稳。颈椎屈曲性损伤的病人,由于寰椎横韧带损伤,前曲时寰椎向前移位,寰齿间距达3~10mm。后伸活动时,失稳颈椎可后移位1~4mm,后移颈椎的椎体下后缘和下一颈椎椎弓上缘形成椎管狭窄区。症状较重者,颈部后伸活动常常受限,后颈部肌张力增高或肌肉痉挛;部分病人作颈部后伸活动时,肢体和躯干部有麻木感,下肢可出现肌肉抽搐,这是因为颈髓受压迫的病理现象。

4、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椎体后面有后纵韧带附着,其韧带骨化后,由于体积增大,可使椎管前后径狭窄。上颈段病变常常累及颈2~颈4,下颈段累及颈5~颈6。 上颈椎椎管较宽,后纵韧带骨化病变多不引起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骨化较完全的病例,局部稳定,解除了动态的致病因素,症状较轻者,椎管前后径狭窄程度虽然达10~11mm,但大都不出现严重的脊髓损伤现象。

5、代偿性椎管狭窄

颈椎生理前凸曲线可以由于脊柱的病变而表现为代偿性的病变。临床上可以因为以下几种病因而引起颈曲过度后伸改变。

6、类风湿性病变而致寰枢椎半脱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累及颈椎,病程长,年龄大的病人可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病人症状为后颈部及肩部疼痛;寰椎前移导致寰椎椎管前后径明显变窄者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颈椎管狭窄分为发育性椎管狭窄和退变性椎管狭窄,发育性椎管狭窄属于先天性狭窄,多在成年后经X线检查,发现颈椎管矢状径较小;椎管退变性狭窄,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从而导致的颈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无明显症状,可不予处理,需定期复查,注意保护颈椎,如坐车时提防急刹车,避免摔倒,以免椎管狭窄引起神经损伤症状,甚至造成瘫痪;若颈椎管狭窄可引起神经受压症状,应积极手术治疗。

三、颈髓病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影响功能的需要手术治疗解除压迫症状。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