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望有限公司
马鞍山中冶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博望区新材料工业园,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类机械加工设备120余台,主要从事冶炼、锻造、精加工、热处理、检验检测及研发生产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主要产品有大型钢企热剪刀片、轧辊、冷剪刀片、高精度圆刀,并生产各类进口折弯机模具、非标成型模具,在行业内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 博望咨询公司
简介:马鞍山澜山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8月1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对房地产项目、制造业项目投资,投资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法定代表人:顾永红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联系方式:
0555-6861001地址:博望区博望镇太行山路986-990号
3. 博望代理公司
简介:汉中阳光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复合肥等化肥产品销售。代理多种大型企业的优质化肥。公司下设化肥销售、仓储、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中心等部门。
法定代表人:张芳成立时间:2007-09-10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612322100000913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公司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东环二路中段
4. 博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开封博望高中兴办于2000年的开封市祥符区,博望高中座落于开封市祥符区深圳大道北端,占地126亩,建筑面积39800平方米。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达4300人,教职工206人,专任教师148人,中高级以上职称5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市级优秀辅导教师等60余人。
5. 博望在哪里
博望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马鞍山市最东端,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与南京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接壤。截至2019年4月,博望区辖博望、新市、丹阳三镇及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共有37个村、3个居委会、3个社区,全区总面积351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
博望区北倚横山,南濒石臼湖,东、北至马鞍山与南京江宁区边界,西至丹阳镇以西、丹阳新河以及军区农场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境内现存古迹有博望西林禅寺、大王庙、新市横山石门石刻、澄心寺、叶家桥、丹阳炼丹老炉、灵光禅寺、龙泉禅寺。
博望区是中国国家火炬计划博望剪折机床及刃模具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机床监督检
验中心。
6. 南京博望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东临博望区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及宣城市接壤;北与雨山区毗连。2019年,当涂县辖10个镇、1个乡,另设有4个功能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当涂县常住人口为446991人。
当涂县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自秦代以来,共吸引600多位诗人在这里留下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56首千古绝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当涂是千字文的故乡,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一夜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5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3.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3:51.8:40.9,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1269元(折合14680美元)。
7. 博望物流公司
安徽近年的工业发展较快,涌现了一大批优势主导产业和零部件配套集群。其中,既有传统的家电、汽车、中药材、新型建材、电线电缆、包装材料、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产业,也有新型显示、芯片、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机器人及物流产业园等等。
安徽原有的优势产业中的家电、汽车的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合肥、芜湖、滁州和马鞍山等市;中药材及药品生产销售集中亳州和太和;塑钢材料集中于合肥、芜湖,水泥生产集中于芜湖、巢湖、宁国、铜陵、安庆等地;电线电缆集中于无为、天长;塑料包装材料桐城、黄山较多;怀宁、桐城的制刷、瓶盖产销也全国有名;蚌埠、合肥、阜阳、无为、庐江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县的大棚蔬菜、鸡鸭养殖也名声在外;皖南黄山、池州、芜湖及环巢湖周边、大别山区的旅游产业也蜚声中外;宣城的文房四宝、宁国的机械装备配件、庐江的磁性材料、博望的机床刃具、天长的变频器、繁昌孙村的服装、宿州的制鞋、黄山大别山区的茶叶、山珍等也都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集聚,其他的马鞍山市钢铁产业、铜陵市的铜冶炼及铜基材料、蚌埠市的硅基材料及食品化工、安庆的石油化工、淮南淮北的煤炭产业及煤化工都是历史悠久的产业基地。
而近年来合肥的显示屏、芯片产业的“无中生有”和发展壮大,以及以讯飞语音、类脑智能、华米手环为主导的中国声谷,更是让安徽的工业产品档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内生、集聚了一大批相关产业,拥有了十分可喜的发展前景;而芜湖的机器人、合肥的新能源产业也展露头角,成为行业标兵。
众多优势主导产业链条的不断涌现及完善,各地具有地域优势的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正是安徽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型的主要标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