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过程

179 2022-05-15 22:02 柯昌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 、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原始社会服饰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 、《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 ,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上海时装周的重头戏之一,《锦绣文章・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演活动》将于10月24日――31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为此,中国服装网专门采访了上海艺术研究所高春明所长,提前为广大读者一展这一场华服盛宴的盛世辉煌。   《锦绣文章・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演活动》是上海近20年来规格最高的服饰展演,活动展出的展品包括60件(套)中国历代服饰出土实物、复制品和数十套传世首饰、佩饰、鞋履以及大型服饰的展示图照。高春明所长表示:“这次展示的历代服饰出土实物都是上海艺术研究所数十年来从全国各地第一时间出土的珍贵文物,因为织物的保存十分困难,所以可以出此次展品均“价值连城”。”   此外,高春明所长还表示,此次活动展出的一些古代服饰虽然是复制品,但依然十分珍贵。高所长向记者指出其中一件明代皇后百子服,在出土时已经碳化成残片,后来高所长在主持复原的过程中,在服装上用27种针法绣出一百个儿童形象,整件衣服由八位刺绣工艺师用八年时间刺绣完成。 此次中国服饰文化大型展演活动除静态展示、蜡像展示历代服饰外,还邀请到著名华服设计师一慧,上演一场名为《锦绣文章・华服霓裳》的服装秀,服装将结合历代传统织物文样和时尚面料,为观众精彩演绎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活动还将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举办一次古代服饰文化论坛,作为国内著名的服饰史学家高春明老师将在论坛上作《锦绣文章》的学术报告,详尽介绍中国服饰文化研究的近况及学术成果。高所长向记者表示,希望可以借这次论坛研讨的机会集合更多的力量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做出贡献。   目前,高所长正在为此次中国服饰文化展演活动忙碌着,以达到最好的展出效果。高所长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观众了解每件服饰展品的意义和典故,让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