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米兰时装周如何实现展会与旅游协同发展

277 2022-05-29 17:01 令狐慧

摘要

如何实现会展活动与旅游业对接 据伍方会议服务了解, 我国的会展旅游业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与会展发达国家相比, 会展旅游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尚不具有行业规模和产业特征, 因此, 迫切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去构建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 需要建立理论来支撑旅游业中这一枝奇葩的健康发展。 随着会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会展活动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 对接基础 会展业与旅游业能够互动发展, 是具有内部条件的, 首先, 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与会议(展览会)、 会间或会后的游览、 购物、 娱乐等活动能够有机组织起来。 其次, 举办会议或展览会, 发展都市旅游, 都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如鲜明的城市形象、 完善的基础设施、 便捷的都市服务等。 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会展 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拥有共同的基础条件。 国内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对接现状 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会展业和旅游业都存在着脱节现象,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外推两个字来概括。 所谓外推, 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 即指会议或 展览会是将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推向饭店、 景点、 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滞后接待、 被动受益; 旅游部门在整体促销、 配套服务等方面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 作用, 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撑效果不明显。 国内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脱节在伍方会议服务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市场促销上, 政府在组织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开展联合促销时存在很大障碍, 更何况没有类似于法国专业展览会促进委员会(Promo Salons) 的专业会展管理机构来牵头。 2.在人员流向上,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相关服务, 参展商、 与会者和外地观众的主要活动仅限于参加或观看展览会(会议),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参与游览、 购物或文娱等活动,即使有也是小规模的、 自发的。 3.在配套服务上, 许多会展组织者精力分散、 服务效率较低; 与之相对应的是, 旅游部门提供给与会者、 参展商及观众的服务主要是住宿和餐饮, 交通安排、 文化娱乐、 购物向导和游览活动组织等服务项目明显不足。 4.在综合效益上, 会展活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大, 旅游业内部各行业从会展活动中的收益极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

米兰时装周如何实现展会与旅游协同发展

如何实现会展活动与旅游业对接 据伍方会议服务了解, 我国的会展旅游业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与会展发达国家相比, 会展旅游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尚不具有行业规模和产业特征, 因此, 迫切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去构建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 需要建立理论来支撑旅游业中这一枝奇葩的健康发展。 随着会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会展活动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 对接基础 会展业与旅游业能够互动发展, 是具有内部条件的, 首先, 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与会议(展览会)、 会间或会后的游览、 购物、 娱乐等活动能够有机组织起来。 其次, 举办会议或展览会, 发展都市旅游, 都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如鲜明的城市形象、 完善的基础设施、 便捷的都市服务等。 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会展 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拥有共同的基础条件。 国内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对接现状 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会展业和旅游业都存在着脱节现象,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外推两个字来概括。 所谓外推, 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 即指会议或 展览会是将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推向饭店、 景点、 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滞后接待、 被动受益; 旅游部门在整体促销、 配套服务等方面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 作用, 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撑效果不明显。 国内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脱节在伍方会议服务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市场促销上, 政府在组织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开展联合促销时存在很大障碍, 更何况没有类似于法国专业展览会促进委员会(Promo Salons) 的专业会展管理机构来牵头。 2.在人员流向上,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相关服务, 参展商、 与会者和外地观众的主要活动仅限于参加或观看展览会(会议),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参与游览、 购物或文娱等活动,即使有也是小规模的、 自发的。 3.在配套服务上, 许多会展组织者精力分散、 服务效率较低; 与之相对应的是, 旅游部门提供给与会者、 参展商及观众的服务主要是住宿和餐饮, 交通安排、 文化娱乐、 购物向导和游览活动组织等服务项目明显不足。 4.在综合效益上, 会展活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大, 旅游业内部各行业从会展活动中的收益极不

米兰时装周有哪些成功经验?

对我国的展览旅游有什么启示?

 从9月17日至22日,米兰时装周2015春夏发布季,按照官方日程表,各大时尚品牌举办了67场发布会,其他业内展示、订货、推广、聚会等活动则有数十场。米兰时装周期间,大量买手云集,穿梭于各大品牌秀场和各个SHOWROOM之间。意大利买手协会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在意大利约有5000个SHOWROOM,20000间买手店,每间买手店集成大概8-10个设计师品牌,九成是意大利设计师品牌。在意大利,与SHOWROOM签订协议的设计师,把自己的产品系列设计好之后,SHOWROOM会给设计师提出基于商业的修正建议,为他们寻找相应的供应链,设计师做自己品牌的过程变得简单。

张庆辉说:“米兰之行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完备的产业链能够给链上各个环节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在他看来,米兰时装周作为意大利时尚产业链中最引入瞩目的一个环节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品牌与设计传播的一个平台,又是依托时装发布形成米兰乃至意大利时尚话语权的一个重要窗口。

当前,中国传统服装产业在向现代时尚产业转型过程中。张庆辉认为,中国已有相对完整的时尚产业,但与像意大利时尚产业相比,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时尚产业特别是意大利为代表的服务型时尚产业,以设计为先导,构成能够调动整个产业功能的体系。“意大利这种服务型时尚产业,各环节、各部门之间按照社会分工配置资源、相互协同。有这样完备的产业链,米兰时装周的成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他表示。

据米兰时装周主办方意大利全国时尚协会新近公布的分析数据,意大利时尚产业(包括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和鞋类)2014年的交易额将达到620亿欧元(约合489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4.2%;出口额将超过470亿欧元(约合3708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4.8%。

张庆辉说:“米兰时装周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今年10月举行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无论发布场次还是受关注的程度都较以往都有很大的提升,而这种提升背后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新的着力点。”

米兰时装周之前,张庆辉曾赴纽约参观考察。总结国际四大时装周时他表示:纽约时装周的成功基于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是一种完全商业化的运作;米兰时装周的成功在于其背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时尚产业体系;巴黎和伦敦的时装周也各有特色。这些时装周的特色都值得中国国内时装周的主办者学习与借鉴。中国国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