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层面分析此事件其实相对简单清楚:李萌代表杨幂及其公司做出慈善捐赠,现未兑现,如何承担的问题?至于李萌与杨幂及其公司谁陈述的事实以及谁侵犯谁的权利,并不属于本事件的聚焦点。
两个层面分析:一是李萌是否有权代表杨幂及其公司做出捐赠行为;二是捐赠后是否可以不履行或者要求撤销。对于前者按照一般常理推论,杨幂及其公司对于李萌的代理行为应该是知情的,且在学校为追究之前其也未对李萌的代理行为作出否认,且从李萌的声明及律师函等材料也可以判断出,杨幂及其公司对李萌的代理行为是知情且认可的。对于后者,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可以撤销。因此,无论哪方陈述事实为真实,本律师认为杨幂及其公司都应履行其赠予承诺。至于李萌与杨幂及其公司之间的纠纷,由其双方进一步根据证据的搜集等确定谁承担法律责任。
↑关注“有法365”,立刻解答你的法律问题! 记得先关注哦,不然以后就找不到啦!我是有法365的企业小助手,针对该问题,给大家做出解答:
去年,杨幂因涉嫌诈捐盲童学校用品,引起了诸多争议,口碑更是一落千丈。
时隔一年,此案终于有了结果,原告李萌的上诉请求被驳回,杨幂胜诉,洗清了诈捐嫌疑。
杨幂之所以会闹出诈捐事件,与她通过中间人进行捐款有分不开的关系——多一道程序,多一分风险。一旦中间人出了差错,捐款人很有可能像杨幂一样,被误解为诈捐。
我们注意到,李萌诉杨幂案件中,法院调查事实后披露了一个细节:她将捐款直接打到了李萌的个人账户。这样做其实存在不少风险。
一般来说,正规的捐款途径有两种。直接捐给受捐方或是捐给正规的公益慈善组织。就企业来说,它们会更多选择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进行捐赠。
企业在通过慈善组织进行捐赠时,既可以一次性捐出,也可以采取“合同捐赠、留本付息”的方式。
企业可以和慈善组织,签订认捐慈善基金协议,将企业认捐慈善基金的本金留在企业使用,每年把基金按5%的利息交付给慈善组织。
这种一次认捐、逐年付息的捐款方式,能够让慈善组织和企业实现“双赢”。慈善组织无需担心慈善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同时,又有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善款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捐款方式既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又扩大了企业的融资范围,并且还解决了企业多头募捐的问题。
同时,通过做慈善,企业可以对关联机构进行税务筹划,达到捐赠抵税,节省资金做慈善的目的。
最后,关于慈善捐赠,有法365企业小助手提醒您:
1. 承诺捐赠不能撤销。公益性的赠与是不能撤销的,因此企业要谨慎签订赠与合同,在公开场合承诺捐赠后,要确保捐款能及时到位。
2. 创办基金会要注意避嫌。企业或企业家在创办基金会后,基金会有自己独立运作的体系,财务制度应当健全,资金投向也要遵循“合法合规”的大原则。
3. 选择可信的捐款平台。像杨幂这样的案例里,如果在捐款时可以选择更为正规的平台可能就没有了这场风波,个人声誉也不受影响。普通人捐赠时也要注意甄别平台的可信度,避免上当受骗。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疑问,或是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无法处理,还欢迎您关注公众号“有法365”,咨询有法365企业小助手!我们将以最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决问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