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新消息!泰国7党组新民主政府,能改变泰国目

89 2022-09-16 17:14 郎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泰国王室与军方联盟就是泰国的天!泰国当地时间3月27日上午10点43份,为泰党、新未来党、民族党、自由党、为国党、全民力量党6党党派15名代表聚集曼谷Lancaster酒店会议厅宣布六党联合组建新的民主政府,后新经济党加入。七党联盟推举为泰党候选人素达拉为泰国总理,目的是阻止泰国军政府继续执政的局面。尽管为泰党的7党联盟在此次大选总获得了泰国下议院的超过半数席次,也无法改变泰国目前军政府的政治格局。

泰国的军方干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泰国刚刚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时候。1932年,銮披汶·颂堪等六名军人组建的人民党发动政变,将泰国国王拉玛七世架空,成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銮披汶·颂堪慢慢执掌了泰国军政大权,开启了泰国军人干政的开端。銮披汶·颂堪在1934年-1944年及1947年-1957年,两度长达20年时间担任泰国总理。从銮披汶·颂堪开始,泰国军人干政就成了传统。此后,泰国先后经历了沙立等军政府。直到1992年,泰国发生了“黑色五月事件”,军方才开始退居幕后,民选政府开始真正掌权力。到了2006年,军方再度发动兵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又一次登上政治前台。

銮披汶·颂堪

目前,泰国由巴育军政府控制。2014年,巴育发动兵变,推翻了英拉政府。巴育发动政变以后,并没有按照事先的承诺举行大选,而是自己当上了泰国总理。而且,巴育不同于此前的泰国军政府领导人,他的野心更大,希望通过民主选举将军政府洗白成民选政府。巴育一方面修改了泰国的选举办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大米渎职案”等将英拉逼出泰国。万事俱备以后,巴育觉得稳操胜券,才开始宣布在2019年3月24日举行大选。而这一场泰国大选,整整延迟了4年。

巴育

不过,他信、英拉人在国外,政治影响力却依旧席卷泰国。在本次大选中,亲他信、英拉的为泰党再次成为最大赢家。目前,泰国下议院已经确定的350席中,为泰党获得135席,巴育领导的人民国家力量党获得了98席。所以,为泰党以下议院席次最多为根据,宣布联合新未来党等6党派组织新内阁。为泰党、新未来党、民族党、自由党、为国党、全民力量党、新经济党联合超过了泰国下议院过半席次,联合狙击泰国总理巴育连任。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即使是7党联合,也很难阻止巴育领导的军政府成功洗白。这是因为巴育修改了选举规则,泰国总理需要由上议院250名议员及下议院500名议员共同选举产生。即使是7党联合拥有超过250席的下议院议员,但是巴育手里掌握着250名上议院议席,还拥有人民国家力量党的98下议院议席。更为重要的是,泰国王室支持巴育。关键时刻,巴育还可以用枪杆子解决问题!

结论:如果泰国没有强大的外力介入或进行彻底的改革,很难改变军政府执政的现状!

从“军人—文官二人转”到完全议会民主制,泰国还要走多远?

周末泰国大选的结果一直在发酵,最新消息是“支持民主”、握有下院500席位中255席的7个政党“结盟”抗击军人政党,泰国政坛再次进入“悬疑”状态,巴育继续掌权还是为泰党“冯妇重来”,于泰国再成“to be or not to be”的两难。

1932年12月20日,泰国第一部宪法诞生,标志该国从绝对君主统治的政治体制转变到君主立宪的民主政体,其直接导火索也是军人之哗变。

那年6月24日,军队趁国王出国起事,扣押大部分王公大臣,政变领袖并未由此大张旗鼓反对国王。经过谈判达成妥协,国王同意召开国会,颁布宪法举行大选,避免了动乱乃至内战,史学家称其为不流血革命。

由此泰国成为东南亚实行民主政治最早国家并引以为豪,不幸的是在该地区它兵变最多,从1932年6月至2006年,先后发生19次成功与未遂兵变,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一旦遭遇危机,多半由驻守曼谷的第一军区解决,尽管军方一再声称远离政治,但它从未放弃监督政客的“权力”。最新记录是2014年5月,巴育率军接管政权至今。

媒体多将视线投向兵变,却少顾由此带来的修宪,自1932年施行君主立宪制以来,19次军事政变“换来”20部宪法。近20年来,最受泰国选民和学界认可的宪法是1997年版宪法,但它于2006年军方发动政变后被废止。军方于2008年推动公投,通过了旨在压制他信势力的2008年版宪法。

2017年8月,巴育主导新一轮修宪,以决定泰国未来政治生态的根基,它在三方面做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

在立法架构上,原200个议席的上议院扩至250席,由原先的选民选举和独立机构指派相结合变为完全由军方指派,其中6个席位由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海陆空三军司令、国家警察总监及国防部次长6人自动担任。下议院500个席位不变,仍由选举产生。反对者认为,这一改变实质上给了军方参政的合法通道,使上议院成为军方在国会的“代理机构”。

在政治结构上,总理的产生可以不由获胜政党推选产生,可由上议院推举非议员或无党派人士;上议院有权推动弹劾总理等。反对者认为,这一设置实际上使总理的产生与国会选举结果部分脱钩。

在司法权限上,新宪法草案增加了宪法法院的管辖权,宪法法院可直接审理涉嫌腐败的政客。反对者认为,这一变化看似加强了反腐力度,但如果宪法法院受某一派别控制,宪法法院很可能沦为政治工具被用来制衡某一政治派别。

由此可见,3月大选后泰国政坛的博弈其实就是围绕“巴育宪法”的权力之争,更是泰国1932年君主立宪制遗留问题的延续,核心是军队在泰国政治生活的作用。

历史从来就是在斗争中延续、进步,泰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亦然,当下政局处在军人政党依靠“规则”占先,议会下院多数政党予以反对,国王权威未稳的尴尬局面。好在历次兵变争斗均少有流血,不利之处是影响长线外资进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