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化妆品配方?
溶液
这是最简单的化妆品配方类型并且被用在诸如沐浴露,洗手剂,古龙水,香水等大范围的产品中。它们是可溶成分的均匀混合物。要做出它们你只要把基本的稀释液(通常是水)倒进容器然后把剩下的成分混合进去。有时候对此体系轻微加热可以加快制造速度。
乳霜
大部分的化妆品使用的原材料并不相容,因此乳化技术派上用场。乳化体/乳霜 是一种不混溶液体分散进另一种液体的伪稳定混合物。它们在诸如护手霜,彩妆,护发素,防晒剂等产品中被使用。要制造它们你需要三大配方组分,包括油相,水相,以及乳化剂。乳霜是这样制造出来的:把油相和水相分开加热,趁热把他们混合在一起(与乳化剂一起),然后边混合均匀边在搅拌中冷却它们。其结果是微小颗粒分散在连续相中形成乳霜。
乳液
乳霜由于可能过重或者过于油腻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喜欢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乳液的形式被使用。乳液本质上是薄的乳霜。它们被用在面部保湿乳液,免洗护发素,以及保湿洗面奶中。因为它们是乳液,你可以像做乳霜一样制造它们。但它们通常更容易制作,因为你不必担心在冷却的时候乳液厚实过头而搅不动它们。
悬浮液
悬浮液是另一种将不相容的多种成分稳定起来的产品类型。不像乳霜,它们通常是清透的产品,带可见的小粒子比如聚氧乙烯,二氧化钛等等。它们被用作防晒剂,洗手液或者洗发剂。要制造它们,你需要有产生内部悬浮结构的聚合物或者粘土。比如卡波姆或者膨润土等成分都很有用。
药膏
这是用于诸如美发和药用皮肤护理的超级厚的产品。它们通常是无水的(不含水)而且是黏黏的油腻的。用来制造贴的常见成分包括矿脂,羊毛脂,或者聚二甲基硅氧烷。制造他们就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加热原材料然后迅速混合它们直到它们分散。
片剂/胶囊
常常被用来制造彩妆的另一种产品形式是片剂。这些是通过挤压成型而聚集的物理混合的固体物。你需要特别的设备来制造这些产品。它们通常也更为昂贵。
粉末
彩妆最常见的产品形式之一是粉末。粉末也常在诸如婴儿爽身粉和爽足粉的产品中使用。它们就是掺合在一起的固体原材料混合而成的细粉。一些典型的成分包括滑石粉,硅酸盐和淀粉。由于细粉可能产生危险因此制造这些产品的时候需要特别的设备。
凝胶剂(Gel)
化妆品的另一种常见形式是凝胶剂。这些是厚厚的产品,通常透明,并且拥有“剪切变稀”的特性。这意味着它们通常情况下是保持稠厚的状态,直到你用力让它们变薄直至可以流动。有谁试过把番茄酱弄出瓶子便知道我们在说什么。
凝胶剂被用来做护发产品,沐浴露,剃须产品,以及用在牙膏中。它们由使用高分子增稠剂制造出来,诸如某种丙烯酸聚合物,某种天然胶,某种纤维素增稠剂等等。
棒条
有时候你需要制造一些顾客不一定要接触的产品,比如唇膏或者腋下除臭剂。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使用棒条的产品形式。棒条是通过摩擦来传递有效成分的固体剂型。制造它们的方式是在室温下使用大部分是固体的原料成分,这些成分被加热直到它们融化混合,然后倒进某个模具或者最终容器。当它们冷却,得到最终形状并加以包装。
气雾剂
气雾剂更像一种包装形式而不是某种特定的配方类型。实际上你可以从任何化妆品配方中做出气雾剂,只要你有合适的容器,推进马达和喷嘴装置。气雾剂是由一个加压罐提供的化妆品形式。首先你像制造别的任何化妆品一样先弄出配方,然后把它们倒进罐中。你密封此罐然后用合适的推进马达加气加压。最近由于VOC(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条例的实行,已减少了化妆产品中气雾剂的使用。
二、护肤品配料表怎么看?
No.1 从排序看成分浓度
一般而言,大部分护肤品的成分是由水、络合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构成的。
而根据国家规定,护肤品成分表要按照成分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且只有当浓度低于1%的时候,才会随意排序!
说实话,一个产品往往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以上都是水,所以拿起你身边任何可看的成分表观察,排在第一的是“水”才对。
在这里,很多人会走进误区,只要看成分表的前排没有常见的网红成分,就认为该产品是“垃圾”,“骗人”。No~~~请往下看!
No.2 正确看待成分浓度
大家所熟知的主打成分没有排在成分表前排,不代表就是“无用”。因为很多“厉害”的成分只要占百分之零点几,效果就非常okkkkk。
浓度太高反而要小心,可能会造成皮肤刺痛、脱皮的不良反应。
比如抗老明星--A醇(视黄醇),在0.025%到0.05%就能起效。比如美白明星--377(苯乙基间苯二酚),倘若有0.2%-0.5%的浓度,美白效果也都很明显了。像玻尿酸的浓度达到0.05%就有不错的保湿效果,浓度太高反而会黏糊糊,也起不了过多作用。
还有其他例子就不一一列举。总之,“主打功能的成分排得靠后就一定是欺骗顾客”的观点,赶紧抛弃吧!问题来了,因为成分表上只按浓度高低排序,具体浓度有多少,究竟怎样知道呢?
No.3 找到1%的标杆成分
我们在上文说过,浓度<1%的成分是随意排列,所以找到1%的标杆成分很重要。
按照规定,在护肤品里防腐剂的浓度是不能超过1%的。而常见的浓度上限为1%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醇、苯氧乙醇、苯氧异丙醇。
我们在成分表找到这些防腐剂,就可以猜测后面成分的含量<1%。如果是多种防腐剂,那每个防腐剂含量一般都比较低。所以,低于第一个“防腐剂”的成分,基本上含量都不会太高。除了防腐剂以外,还可以和乳化剂结合判断。一般而言,在整个配方的第一个“乳化剂”(甘油除外),通常含量会在0.5%~1%之间。
三、化妆品成分查询网?
CosDNA是一个网站,支持查询化妆品的成分数据,保养产品,彩妆,洗发精等,目前支持快速检索市面上绝大多数化妆品的成分及其安全系数,如果你对某一种化妆品有疑问,不妨来这里查询一下。
各种化妆品所含的成分各不相同,每种化妆品的包装上都会有详细的成分数据,通过这个网站可以查询到单一成分,或者是全部成分,只要与成分关键字相匹配就会显示详细说明。
四、化妆品成分知识?
化妆品成分表的标识有如下规律。
(1)所标识的成分名称按其在配方中的含量由大到小进行顺序,即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的含量越高。例如,水是大多数化妆品中最常使用的溶剂,在许多情况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最靠前的位置。
(2)对于在产品中含量小于或等于1%的成分,在位于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之后,可以任意排列顺序,也就是说,这类成分之间可以不分先后。
(3)香精虽然是多种香料的混合物,但在配方表中只作为一个成分,用“香精”一个词进行标注,并和其他成分一起按照加入量的顺序排入成分表中。
(4)色素一般以着色剂的编号(即索引号)进行标注,如“CI73015”,如果没有编号,可以采用着色剂的中文名称,如“颜料黄”。
由此可看出,成分排名的先后顺序不代表它们的重要性,比如水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如甘油、丁二醇等,都是常用的溶剂,它们除了基本的保湿作用以外,更多的是帮助分散和溶解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帮助这些有效成分接触到我们的皮肤或者毛发,以发挥作用。很多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不如水高,成分表中排位在水之后,但是它们却是化妆品发挥功效的重要因素。
化妆品成分表中的各种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化妆品全成分表能让我们了解使用的产品都添加了哪些成分,但是这些成分通常会使用标准的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来标记,对于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普通消费者,即使看到了成分表中的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也未必能够知道这些成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事实上,复杂的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代表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成分。下面简要介绍一些较为常用的化妆品成分。
(1)基质类成分
这一类成分用量较大,通常是全成分列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由于他们是化妆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含量较多,通常排在成分表的前几位,如水、乙醇、矿物油、凡士林等。
(2)皮肤护理成分
在化妆品中有很多是对皮肤有护理作用的成分,其化学性质多种多样,通过各自不同的原理发挥作用,护理我们的皮肤,帮助皮肤更水润、紧致、光滑、亮白等。如具有保湿作用的甘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水解物等,能修复角质层的神经酰胺、维生素E等,能帮助去角质的水杨酸、溶角蛋白酶等,能抗氧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衍生物等,能滋润肌肤的荷荷巴油及乳木果油等。
(3)护发成分
包括帮助头发柔顺的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季铵盐、维生素E等;帮助去屑的成分,如吡硫翁锌、水杨酸等。
(4)酸碱度调节成分
我们的皮肤和毛发正常状态下处于弱酸性,皮肤的pH值大概在4.5~6.5(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头发的酸碱性是中性偏弱酸性。为了维持皮肤及毛发正常的酸碱度,化妆品需要保持一定的酸碱度,但是这并不是说化妆品就一定要在皮肤的酸碱度范围内才行。一些偏碱性的产品能更好地清洁,一些偏酸性的产品能更好地帮助皮肤自我更新,原则是化妆品不能过度破坏皮肤自身酸碱平衡。常用的酸碱调节剂有柠檬酸、磷酸、酒石酸、磷酸二氢钠、三乙醇胺等。
(5)防腐剂
常用的有羟苯甲酯、羟苯丁酯、羟苯乙酯、羟苯异丁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生、苯扎氯铵、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苯氧基乙醇、氯酚甘油醚、脱氢醋酸钠等。
(6)着色剂
化妆品中的色素没有标出具体名称,通常用编号标识,如CI77491等,如果着色剂没有索引号,则可采用其中文名称。
(7)清洁剂
清洁是化妆品的一大类功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如洗发产品及沐浴露中常用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及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等;氨基酸洗面奶中常用的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及月桂酰胶原氨基酸钠等;洁面膏中常用的天然油脂(脂肪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制备时脂肪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皂作为清洁剂)等。
五、化妆品成分全分析?
1.保湿
玻尿酸:透明质分子携带500倍以上的水分,公认最好的保湿成分
氨基酸:保湿,调节水分酸碱,平衡油脂,是身体必须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B5:加强皮肤屏障功能,促进皮肤角质化,改善皮肤表面活性
甘油:保湿,但是有吸引性,慎用,皮肤越用越干
马齿苋:补水,从底层舒缓保湿肌肤,给肌肤充分补水
辅酶Q10:一种抗氧化剂,能消除皮肤自由基,恢复肌肤水油平衡
荷荷巴油:对皮肤有调节水分的功效,易被皮肤吸深层锁水,增强肌肤锁水能力
2.美白
烟酰胺:抑制黑色素沉淀,加快黑色素代谢,强力美白
传明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黑斑部位的美白
熊果苷:美白淡斑,去暗沉,淡化黄褐斑
曲酸:美白皮肤,减淡缺斑和斑点,减少黑色素的分泌
维C:抗氧化,预防帮助修复皮肤晒伤,阻止黑色素沉淀
果酸:促使黑色素细胞排除,减轻色斑,提亮肤色
酵母:含很强的抗氧化物,有解毒作用,内含的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控油抗痘
水杨酸:软化角质,资料痤疮,油溶性,可以渗透到富含脂类的毛孔内
寡肽-1:浸透性强,可以直入真皮层,加速代谢,刺激细胞生长和修复
维A酸:促进皮肤的正常角化,促进角质层细胞的生长和脱落
茶树:有刺激性,杀JUN使用,对痘痘肌有一定帮助
牡丹精粹:有淡化色斑的作用,令肌肤光滑细致,恢复皮肤弹性,肌肤润滑
果酸:调节油酯,增加胶原蛋白
尿囊素:促进细胞组织生长,加速新陈代谢,软化舒缓肌肤,加速痘痘愈合
4.修复肌肤
角鲨烷:和皮脂的角鲨烯相近,容易融入皮肤,形成保护膜,完善皮肤屏障
金盏花:杀JUN,收敛伤口,镇定皮肤
虾青素:抗氧化作用很强,对皮肤表面有调理作用
神经酰胺:有非常好的渗透性,能快速渗入表皮细胞和水分结合,保持皮肤好的状态
金盏花:愈合能力强,镇定消炎,防止疤痕生成
维生素B5:有制造抗体功能,补水保湿还能改善皮肤粗糙暗沉,止痒抗敏
三肽-1:真皮促生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合成,加强真皮层,使皮肤变得更厚,紧致,皱纹得到舒缓
5.抗衰老
视黄醇:调节表皮和角质层产生,加速胶原蛋白形成,淡化表皮色素,要避光,不然皮肤会变黑
胜肽:可以避免肌肉收缩,减少动态纹,均匀肤色,提升肌肤抵抗能力
维E:有效减少皱纹,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EGF:加快人体皮肤新陈代谢,修补和增补表皮层细胞,皮肤EGF量越高,皮肤越嫩
玻色因:促进葡萄糖氨基酸生成,小分子深入紧致肌肤肌底,抗衰老
芋螺肽:芋螺毒素是高度折叠的胜肽,强力穿透,高稳定性,目标性的针对肌肉达到放松的作用。被美业专业人士称为”涂抹式的肉毒“,淡化细纹王炸,效果实在太好
6.敏感肌雷区(下面这些成分最好不要碰,对敏感肌有不好的作用)
高浓度酒精:乙醇,变性乙醇
防晒类:二笨酮-3
防腐剂类:甲基异嚷唑啉酮、苯氧乙醇、辛甘醇、缓释甲醛
洁面类:皂基(肉豆蔻酸,十二酸,月桂酸,棕榈酸,十八酸)
酸类:水杨酸,果酸,A酸
人工香料:染色剂
7.烂脸CP(组合)
酸+酸=破坏皮肤屏障
碱性洁面=破坏皮肤酸碱度
酒精+蛋白质=失效
烟酰胺+酸=刺激
烟酰胺+VC=刺激
8.神仙CP(组合)
视黄醇+烟酰胺=美白翻倍(推荐产品:欧莱雅抗衰系列)
寡肽-1+玻尿酸=抗老修复(推荐产品:耐驰奥时光水)
角鲨烷+水杨酸=缓解刺激(推荐产品:法国珍贵水)
VC+VE=互相促进(推荐产品:玉兰油妈妈护肤品牌)
三肽-1+芋螺肽=修复淡化细纹(推荐产品:耐驰奥时光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