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中国化妆品品牌销售排行?
第一名,红色小象,
如果从细分定位来划分,红色小象应该属于母婴护理品。但是它的旗下还有【韩束】和【一叶子】,这两个品牌都是上海上美的旗下子品牌。
第二名,完美日记
第三名,林清轩,万榜RB指数:690.9
作为国产高端护肤品牌的林清轩,去年11月底完成了A轮数亿元融资。领投方为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头头是道基金、碧桂园创投等机构跟投。林清轩凭借其开创的新品类“山茶花润肤油”,以“强修护、抗初老”的护肤效
第四名,美素MAYSU,
美素MAYSU是伽蓝集团的旗下品牌,伽蓝旗下还有源自喜马拉雅的自然主义品牌【自然堂】、敏感肌肤护理专家【植物智慧】、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春夏】、专业功效性护肤品牌【珀芙研】、专业彩妆潮牌【COMO】 、新锐香水品牌【莎辛那】等品牌。最先推行“一瓶一码”的技术,使产品被赋予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顾客通过扫码可实现积分、抽奖同步,BA也可同样获得积分,建立双积分体系,会员与BA可分别获得相应权益,由此也可带动BA主动服务消费者。在零售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上,能够看到伽蓝的投入和实力。
第五名,纽西之谜,
纽西之谜(geoskincare)是新西兰NZskincare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护肤品牌,推出至今已有20年历史。2014年,上海优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投资NZskincare,随后将纽西之谜品牌引向以中国为主的国际市场。品牌主打天然护肤,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以自然成分为主的护肤产品;另一方面,依托线下门店场景,为消费者提供通过肌肤护理方案和家用型医美护肤产品。2014年,纽西之谜获得来自【红杉资本中国】和【首业资本】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去年11月获得了
第六名,HomeFac
HFP品牌持有方是广州蛋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广州第一家上门美容O2O平台。2014年、2015年获得前两轮融资,主要用来做其上门美容业务。根据网络资料,HFP是蛋壳网络与日本实验室合作研发,2016年入驻淘宝,8月入驻天猫。目标人群是追求小众的时尚护肤爱好者,药妆成分狂热者。
第七名,萧雅生物(自然之名/EVM)
萧雅生物是一家化妆品公司,2012年成立于上海,围绕“基础线+药妆线+口服线”研发产品,目标人群定位于18岁到35岁的女性用户。目前已推出基础护肤品牌“自然之名”、功能性护肤品牌“EVM”和口服美容品牌“Whiteasy”。“自然之名”是萧雅生物第一个推出的品牌,主打“植萃+无添加”,护肤产品包括化妆水、面霜和面膜,价格区间位于49元到189元,产品复购率高于30%。其中,“自然之名”的酵母水销量很高,几乎每年都在翻倍,
第八名,珀莱雅,
珀莱雅,成立于2003年,2017年11月15日登陆A股市场,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曾一度占据A股化妆品企业的龙头位置。2020年1月,珀莱雅凭借自身多年的发展,市值占据榜首。截至2020年10月13日收盘时,珀莱雅总市值为320亿元,高出第二名30亿元左右。如果从整个A股传统化妆品企业中看,珀莱雅的业绩增速并不小,尤其是在2020年整体下滑的情况下,珀莱雅是A股化妆品市场上为数不多正向增长的化妆品企业。
第九名,温碧
“补水就用温碧泉”,这是温碧泉自2006年成立以来从未更改过的广告语。温碧泉2021年的品牌大定调是“重塑品牌”,以品牌旗舰店为窗口,以聚焦Z时代贯穿全年的爆品为主轴,2021年计划会向消费者投放9款新品,投入金额3亿元。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温碧泉从经典国货的印记逐步打造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国产新锐,持续升级“国民补水品牌”。
第十名,欧珀莱
资生堂是第一批通过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审核的备案企业之一在产品进入北京友谊商店销售后,资生堂快速将生产本土化落地。在华第一家资生堂工厂于1993年在北京竣工,不到5年时间,第二家在华工厂又选址上海浦东张江,而欧珀莱则于1994年诞生于中国。目前,资生堂旗下的欧珀莱、水之密语、za、丝蓓绮、泊美、悠莱等品牌均实现了在华生产。夏天到了,欧珀莱的防晒霜也成了出门必不可少的防晒单品。
二、化妆品都包括哪些东西?
化妆品包括以下物品:
(一)一般发用品:发油类、发蜡类、发乳类、发露类、发浆类
(二)一般护肤品:
1、一般护肤品:护肤膏霜类、乳液类、油类、化妆水类、爽身类、沐浴类
2、易触及眼睛的护肤产品:眼周护肤类、面膜类、洗面类
(三)一般彩妆品:
1、一般彩妆品:粉底类、粉饼类、胭脂类、涂身彩妆类
2、眼部彩妆:描眉类、眼影类、眼睑类、眼毛类、眼部彩妆卸除剂
3、护唇及唇部彩妆类:护唇膏类、亮唇油类、普色唇膏类、唇线笔
(四)一般指趾甲用品:修护类、涂彩类、清洁漂白类
(五)一般芳香品:香水类、花露水类
扩展资料:
化妆品选购: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国产化妆品时,注意检查产品外包装有无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选择进口化妆品时,应注意检查有无中文标签标明进口商名称、联系方式、产品用途、使用方法、保存条件、使用期限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如使用化妆品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肿、脱屑、色素异常、皮肤干燥、瘙痒、刺痛等疑似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必要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
消费者如有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化妆品或疑似不良反应时,可向12331举报热线投诉和报告。
三、开化妆品店的风险和对策分析?
第一,品牌低档化风险,现在人们对于化妆品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每个女性的梳妆台上都摆满了不同的化妆品,也不止一个品牌的化妆品。但是这样的市场现象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如果将好的品牌用于低档的产品上,由于产品的质量,档次,消费群体等方面的因素相差太多,有可能引起产品的冲击,损害品牌的名誉。这就需大家在选择品牌的时候要货比三家,看重质量。
第二,管理体制较乱的风险,化妆品店一般采取的是统一的经营管理,统一的企业形象,统一的商品服务,使得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的特点。现在化妆品一般都是有和专柜进行合作的,对于店面的设计,产品的销售,人员的素质管理等都没有自主管理的权利,要求太低的话,也会影响品牌的形象,这就需要加强对店内的管理与指导。
第三,服务质量下降的风险,化妆品零售店一般是小型私人开的,并没有实现连锁经营的模式,店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没有多好,虽然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人的素质,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很快就实现了,所以短期内的服务质量还是比较低的。这样的话,可以定期开展员工之间的交流活动,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虽说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但是选择各行各业创业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面对这些风险要提前想好解决的对策,也能为自己的发展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化妆品行业的前景及优势?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化妆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美容专业线发展不理想;男士化妆品发展提速,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偏小;儿童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品种和花样在不断增加;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化妆品多方面得到发展。 2007年全国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化妆品零售额约达488亿元,比06年增加101.7亿元销售额,增长26.3%。2001年到2007年的化妆品销售环比平均增速达到20.71%。 2007年欧泊莱以9.85%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次为欧莱雅和兰蔻,其后依次是玉兰油、雅诗兰黛、迪奥、资生堂、倩碧、无添加、香奈儿和碧欧泉。市场占有率排名因城市而异。最近几年成长最快的几个品牌:无添加、欧莱雅、希思黎、迪奥、雅诗兰黛、巴比波浪、百草集、家美乐、植村秀和姬芮。 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上高端产品全部被外资垄断,欧莱雅、拜尔斯道夫这些全球一线化妆、护肤品牌,主要坐拥中高端产品,外资要扩大市场份额,收购国内民族品牌公司是最快的捷径。未来几年外资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还会加大,扩大到低端市场。同时,2007年中国男士化妆品市场增长52.66%,但中国处于生理成熟阶段已有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男士将近一亿,按人均年消费200元计算,也有超过200亿的市场容量。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只待市场成熟。
五、化妆品公司行业类别?
化妆品公司是属于日化行业。化妆品是指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
化妆品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形象是化妆品品牌竞争的焦点所在。未来的化妆品市场将会是机遇多,前景广阔。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