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药妆巨头“登堂入市”:靠卖护肤品起家,成为全国第一
文/贺贺
对比已上市的美妆公司,薇诺娜的品牌独特性足以显现。依托于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又由云南鼻祖级天然药物公司滇虹药业孵化,薇诺娜自“出生”就散发着天然的光芒。初逢滇虹药业主业变化的大背景,品牌成长初期优先级并不高,一直以亏损为主。
自2012年,滇虹药业将“薇诺娜”品牌相关资产业务予以剥离,并将“薇诺娜”产品相关的商标、专利、域名等资产以及“薇诺娜”产品的技术、配方的所有权转让给贝泰妮。2017年左右,公司销售额达到5亿元,近年来公司销售额一直增速上升。其一上市,或将成为云南上市企业行列再一猛将。
近日,云南贝泰妮生物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泰妮”或“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创业板上市注册申请于近日获证监会批复通过,本次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6360万股,预计融资15.3469亿元。
可能说到贝泰妮,或许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没听说过,但如果说薇诺娜的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贝泰妮成立于2010年,通过应用纯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温和、专业的护肤护理产品,重点针对敏感性肌肤。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定位于皮肤 健康 互联网+的大 健康 产业集团。
薇诺娜是贝泰妮旗下核心品牌,专注于敏感肌肤产品研发,采用基于皮肤学级的方式,运用高 科技 生物技术研发专业医学的护肤产品,同时是国内首个提出药妆概念的医学护肤品牌。自2012年引入国际资本后,开始进入公众视线,目前在全国医院覆盖率超过70%、处方率超过200万例。公司总部、原料采集与行业平台级研发中心均坐落于云南。
化妆品板块可以说是一个极其优质的 赛道,不仅消费者购买力强大,售价、毛利率、天花板也足够高。
且随着消费升级、化妆品产品升级,中国的高端化妆品的增速快于大众化妆品。护肤品作为化妆品市场中的第一大品类,近年来消费者愈发重视产品效果、成分、功效等性能,需求存在精细化和差异化,药妆概念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选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至2023年中国药妆行业品牌竞争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全球药妆市场年销售额只有区区几亿美元,2017年已达到417亿美元。其2010年至2017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1%,大大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实际年增长率。
尤其是在近年来中国消费品市场增速下降到了个位数,药妆市场却保持了两位数高增长,规模从2010年的110亿元增至2017年的625亿元。2010年至2017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16%。前瞻推测,未来五年中国药妆市场将保持较快发展的速度发展,2025年中国药妆市场规模将达到1250亿元。
可以看出,药妆市场上升至万亿级规模也未尝没有可能。尤其是在天然药植物资源丰富的云南,更是大有可为,云南白药近年来也推出了系列面膜等产品来布局药妆市场。
此前,长期占据中国药妆市场的一直是外资药妆品牌。但以薇诺娜、玉泽等为代表的中国药妆新锐本土品牌也相继崛起,市场占有率也一度赶超国际品牌。尤其是薇诺娜,区别于其他以线上营销为主的品牌,薇诺娜以稳定的线下渠道基础发展线上销售,触角更加强有力。
目前,贝泰妮产品已在国内相应细分市场中占据了比较高的市场份额,已与知名国内外化妆品品牌如薇姿、理肤泉、雅漾及屈臣氏露得清等展开直接竞争。据欧睿咨询统计,从市占率看,薇诺娜从2013年2.1%提升至2019年20.5%,超越雅漾成为第一,而老牌国际药妆雅漾的市占率逐年下降(28.9%至14.5%)。
云南上市企业数量并不算多,但平均市值居高,贝泰妮的上市,无疑是又为云南上市企业行列再添一名猛将。
从营收上来看,2017年至2020年,贝泰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49.98%和52.30%。贝泰妮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80亿元至4.18亿元,同比增长19.30%至31.23%;归母净利润为0.64亿元至0.72亿元,同比增长18.75%至33.60%。
贝泰妮表示,本次上市计划融资15亿,其中约6.91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4.38亿元用于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以及1.05亿元用于信息系统升级项目。
当然,贝泰妮的上市之路并不简单,接下来不仅要面对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还有自身成长的风险,融资计划里资金流向,近一半的资金将用于营销渠道和品牌建设,这也侧面说明其获客成本不断在上升,而如何打破这一壁垒,平衡收支,也是当务之急。
二、云南的化妆品值得投资吗?
是的,云南的化妆品是值得投资的,云南的小姐姐们都爱美
三、云南伊尔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很好。云南伊尔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待遇很好的原因:
1、云南伊尔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薪资待遇高,有员工福利。
2、云南伊尔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管吃住,生活设施齐全。
四、化妆行业有前途吗
对于化妆,往往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人群,一种是坚持素颜的人,有可能是不会,有可能是懒也可能是压根就不喜欢,一种是不化妆绝不出门的人,比如像明星、网红,不一定完全是因为喜欢化妆而是工作需要,所以化妆技术不管是在日常工作生活还是荧幕上或者是在大型活动场合都可能会用上,对于我们平常人,为什么要学化妆,学化妆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从用途上看,其实生活中很多职业都是需要化妆的,常见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人群是庞大的,小到超市的收银员,一般也会要求化淡妆,还有我们常见的窗口服务人员,或者即便不是服务人员,经常要涉外办事、谈判等领域的人,同样也需要化妆。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职业的人都有化妆的需求,所以你看化妆有多重要。
很多人认为的化妆就一定是浓妆艳抹,错,只有在镁光灯或镜头前的人才会,而平时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都是日常妆容,大家或是自学成才,或是专门去进行了学习,大部分的女孩子对化妆本身是不排斥的,包里即便不是所有的化妆品都齐全,或多或少都有一只口红或一支眉笔,化妆其实更多的是渗透到生活中了。
为什么要学化妆?一方面是我们都希望自己变得美美的,一方面通过化妆可以提升我们的气质,我们亚洲人的五官一直都是比较扁平,不够立体,所以我们化妆,与其说“女为悦己者容”,我更相信我们化妆师为了提升自己的自信,是给自己看的。从学生时代起,我们就爱意磷约海⒉皇且涞枚嗝础把蕖保且恢痔嵘孕诺姆绞健
而也有一个专业的职业叫“化妆师”,不仅让我们在化妆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还把兴趣变成了一种赚钱的本事。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学化妆有什么好处,那一定是:既美了自己也美了别人。世上的职业千千万,化妆也许不是最赚钱的那一个,但是一定是最为时尚耀眼的那一个,因为我们接触的都是美的事物和人。
如果你把化妆当成一件正常的事情,一件像穿衣吃饭那样平常的事情,那么你就不会觉得学化妆是没用的事情,不管是都市丽人,还是商场精英,还是普通人,都可以学习一些化妆的技术,将来总能用得上。
行业主要企业: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珀莱雅(603605)、
青岛金王(002094)、国药现代(600420)、朗姿股份(002612)、青松股份(300132)、名臣健康(002919)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高端美妆市场份额、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集中度
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梯队划分较为明显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而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高端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有品牌仅有广州阿道夫和云南贝泰妮,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市占率分别为3%和2.3%。
宝洁欧莱雅在大众化妆品品牌市场中优势明显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我国化妆品行业CR10在40%左右波动
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6年CR3/5/10到达低谷,分别为22%、27.8%和38.6%。2020年CR3/5/10分别为25.6%、32.2%和42.9%。
整体来说,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市场竞争梯队划分较为明显,高端市场几乎由国际大品牌垄断,我国本土的化妆品品牌只在大众化、平民化市场中才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