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精神发源地?
上海精神”起源于“上海五国”机制进程。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签署,协定拉开了“上海五国”机制的序幕,也为5年后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奠定了基础。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它不仅是“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
政治上的互信是该组织建立的基础,经济上的互利互惠则是该组织发展的前提,各成员国本 着平等协商的态度,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国家的文化形态,共同推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精神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
二、上海汪氏发源地?
上海的汪姓,主要是皖南。 天下汪氏,多以皖南为辐射中心,兼及浙西、赣东北地区。明清,徽商足迹走全国,汪姓亦遍布天下。近代也有由浙东宁波浮海而至的。从宁波来的汪姓,察其所源,仍来自皖南。
上海的汪姓始于元代。元有松江知府汪从善、宣慰副使汪世英两人留仕,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汪姓迁居上海的史实。
三、上海精神的发源地?
“上海精神”起源于“上海五国”进程。近些年来,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长与壮大,作为上合组织旗帜的“上海精神”的国际影响正在扩大,国际意义日益上升,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新的普世价值。中国是“上海精神”的原创国,“上海精神”的制定和践行是我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也为我公共外交增添了一笔重要财富。
四、上海话发源地?
上海话源于松江话,有700年的历史。上海的人口聚落是因上海浦而得名的。上海浦就是今从龙华到外白渡桥一段的黄浦江。上海方言是自从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人的聚居才形成的。古代在长江出海处的三角洲上,有一条自西向东、谁是好大的松江(即吴淞江,苏州河),在其下游近入海处,有上海浦和下海浦两支流。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见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在华亭县的东北方,有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集市,其他大约在今上海老城区的东北侧。东边就是上海滩。距今900多年。
后来到了南宋,吴淞江开始淤塞,原来在吴淞江上的大港口青龙镇为上海务所替代,政府在上海设立主管商船税收的市舶务,宋元之交,上海已经发展为华亭县东北的大镇。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析华亭县东北五乡为上海县时,县治就在宋代的上海务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聚居中心,一种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方言就形成了。
五、上海是哪些商品发源地?
南翔小笼包,凤凰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蜜蜂缝纫机等等。
六、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现场,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不仅红色文化内涵丰富,而且“红色源头”特点鲜明。
培养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1843年以后,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1898年,上海工人为抗议法租界侵占四明公所进行了大规模的罢工。1919年,上海各界工人的“六三”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920年,上海产业工人约有30万人,占总人口的20%。当时,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比例还不到5‰。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这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准备了阶级基础。
七、如何看待上海交通大学自称是「四六级发源地」?
调查整理了一大批历史资料,感觉上海交大版的四六级发源故事相互印证、自成体系。相比之下,网传石油大学版故事的信息来源比较薄弱,特别是缺乏早期文献支撑。另外,历史文献中还新发现了一个不同于网传版本的石油大学发源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1]:
外国语学院……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所在地。
按照个人理解,交大外院版的四六级起源故事是这样的:
1980年,教育部高教一司自主设计了“英语水平考试”,是四六级考试的雏形。
1982年,教育部高教一司委托当时的公共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制订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水平的测试方法也在其中。
1984年,新的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定稿。大纲规定在第四级和第六级结束时要举行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是后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起源。
198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计组正式成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首次试行。
1989年,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首次试行。
这个故事跟上海交大的关系主要是:
1980年,教育部高教一司提出设计“英语水平考试”,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参加了具体工作[2][3]。1981年,教育部形成了考试大纲征求意见稿,提出考试用于测试应试人员实际的英语水平,包括出国进修生、在职教职工、修读中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者和自学者。卷面分为第一试卷和第二试卷,第一试卷包括语法结构、词汇和阅读理解、综合填充三部分,第二试卷包括听力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同年,考试在出国进修生的选拔中使用[4]。次年,教育部会同几所理工科院校在各年级、各类型的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性的试测[5],其中包括公共英语课的学生[6]。
1982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张彦斌副教授发文探讨理工科公共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提出要有过关测试的标准试卷[7]。4月19日至22日,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华中工学院召开,研究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8]。22日至28日,教育部在同地举行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会上许多同志认为,英语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统一评价教学效果。也有观点担心,该考试对当时的学生而言要求过高[3]。此次会议一致认为要对《公共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对测试方法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9]。5月,上海外国语学院举行英语考试专题讨论会,杨惠中教授等人介绍英语能力测验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前途,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统一标准试题的构想[10]。6月,教育部决定对部分学校新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调查测试,后将全国数据汇总到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进行统计分析[11]。7月,教育部委托全国理工科公共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和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负责进行大纲修订工作,成立了有十所院校代表参加的大纲修订工作组。这十所学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工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工作班子设在上海交通大学[12],成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彦斌副教授和冯玉柱副教授[13]。
198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起草的《英语教学大纲》(讨论稿)提出分六级组织教学以代替当时常用的分快、慢班的做法,还提出成立全国性的测试组织、 建立试题库、发给外语合格证书等的建议[14]。
1984年5月,大纲修订工作组已明确提出,在第四级和第六级结束时举行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外语合格证书,证书上注明该生在英语方面达到的等级[15]。7月,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定稿。
1985年2月,新的大纲经教育部批准正式颁布执行[16]。同年,国家教委组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筹备组。
1986年,大学英语四、 六级标准考试考试设计组召开会议,分析当年四级标准考试的测试结果,修改并确定了考试大纲和样题,研究了次年试行考试的实施方案[17]。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成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计组,负责考试的设计、组织、管理与协调。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办公室,杨惠中教授担任主任。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各设立一个考试中心。9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首次试行。
1989年1月,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首次试行。
1993年9月,国家教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表彰奖励大会[18]。教学成果《全国大学英语考试的设计、实施及研究》获得一等奖,杨惠中排名第一、冯玉柱排名第三。杨惠中与全国获奖代表一起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
1994年,设计组正式更名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接任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19]。
这个版本的故事里没有出现石油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从历史文献来看,四、六级考试的诞生是教育部指导下多个学校合作的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直接宣称“发源地”和“创始人”是否合适,可能还是要打一个问号。
网传石油大学的发源故事是:
话说早在1984年之前,华东石油学院(当时还是这个名字)校内广泛流行着一种英语水平考试,叫做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同时还有俄语考试),不论学生,老师,几乎都在参加,因为这是一种可以检验自身英语水平的能力测试,是对个人英语能力的肯定,当时考试的范围仅局限在校内。 1984年,教育部组织了一次英语教学研讨会,地点设在石油大学,当时正赶上石大内部举办外语水平考试,然后主管英语教育研究的一位副司长就被这个东东吸引了,然后就组织大家先参观考试,然后大会讨论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全国,然后当时90多所高校响应,于是第一次大学英语46级于1986年正式举行,经过这次试验,效果非常明显,于是与1987年正式改为1年2次。。。 于是就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发展到现在这个形式。。。
互联网上这一说法最早可查证的来源是在2010年[20],更早的出处可能在人人网,暂不可考。2013年,媒体报导中出现了这一说法[21]。2014年,搜狗百科首次出现了这一说法[22]。
文献方面,有人向中国石油大学情话墙投稿[23],找到了在2013年[24]、2014年[25]、2015年[26]、2018年[27]、2019年[28]论文中与前述引用相近的表述。不过,在这些论文中未见更早的出处。值得一提的是,有2012年的文献[29]提及:
国家教育部在1986年第一次举行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外语水平考试,出题工作由华东石油学院负责。
有2014年的文献[30]提及:
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起源于华东石油学院的一种外语水平测试。1986年由教育部组织考试,石油大学命题,推广至全国,1987年正式改为一年2次考试。
“石油大学命题”这一说法仅见于这两篇文献,时间节点也与1994年的文献[31]相矛盾: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9月首次试行以来,已整整7年。如果从1985年1月筹备之日算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有近9年的历史。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是1987年开始筹备,1989年1月首次试行,算来也有5年半的历史。
总的来看,网传石油大学故事的最大问题还是缺乏细节:
- 教育部在石油大学组织的英语教学研讨会具体是几月,是哪个下属部门举办的,讨论的是什么主题?如果有当年的报道或者文章提及就好了。
- 校内部举办的英语水平考试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考试形式如何?如果开始的时间早于“英语水平考试”,或者考试形式更接近当今的四六级考试,那么可以作为起源的依据。
由于“1984年会议”尚未找到的文献资料支撑,所以是否准确尚且存疑。
随着讨论的深入,有自称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的网友私信,表示虽然没有看到1984年相关会议的内容,但新发现了重要的校内历史资料[32]。由于其中的情节与之前版本存在显著差异,暂且称为
石油大学年谱版发源故事:
1981年 …… 3月 …… 8日,我院第一次举行学生英语阅读通过考试,经初试后在参加复试的153名学生中,有142人通过。英语阅读通过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第二外语(英语口语和日语)学习。我院举办的英语阅读通过考试,开创了我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先河。1982年 …… 4月 …… 29日 …… 教育部召开“全国首届公共外语经验交流研讨会”,我院外语教研室的主任吴铭方副教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工科大学外语水平》的发言,介绍了了我院外语教学加强基本功训练、突出阅读能力培养措施、实行外语教学4年不断线(学生学习外语4年不断线)、组织英语阅读通过考试、运用电化教学以及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双轨制”等经验。引起了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广了这些经验,并从1987年开始举办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一些高校纷纷来校考察我校的外语教学。
这段资料更像是之前网传说法的原型。虽然这两段的说法可能会引发新的质疑,但不妨先顺着资料里的线索挖掘文献,总算获得了一条相对清楚的时间线:
1980年,华东石油学院制定了《关于提高我院外语教学质量的几项决定》,提出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每学期或每学年组织一次“第一外语——英语阅读通过”考试[33]。
1981年,吴铭方副教授发文强调培养阅读能力是当前公共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34]。3月,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次学生英语阅读通过考试举行。考试分初试和复试,每年举行一至二次,学生不限年级,均可自愿报考。考试前先由学校公布“阅读通过”标准,评定成绩时严格掌握,复试合格者一律由学校发给证书。10月,第二次英语阅读通过考试举行[35]。
1982年4月,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首届公共外语经验交流研讨会,吴铭方副教授介绍了英语阅读通过考试等情况。同年,山东青岛举行了全省高等学校公共外语教学工作座谈会,华东石油学院外语教研组介绍了“外语阅读通过考试”等经验[36]。
1983年9月,石油部教育司在华东石油学院召开石油高校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恰逢第四次英语阅读通过考试举行[32]。
1985年,华东石油学院认真学习贯彻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分级考试和分班工作[37]。9月,第六次英语阅读通过考试举行,此后年谱不再出现这一考试。
1988年,吴铭方教授撰文讨论了标准化测试所带来的问题,建议当前学院的一至四级考试(除国家考试、全省统考或学院英语阅读通过考试外)均应是课程考试(Achievement Test) ,而不是水平考试(Proficiency Test)。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考试[38]。据此推断,英语阅读通过考试也可能仍在进行。
1998年,吴铭方教授等人介绍了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的改革情况,“英语阅读通过考试”的表述不再出现[39]。
文献调查到这里,历史的轮廓应该已经逐渐清晰,简单画了一张流程图便于理解:
八、上海化妆品特产?
上海家化是比较有名的化妆品企业,旗下有双妹等高端品牌,也有近年来比较火的玉泽,还有美加净等老牌护肤品牌
九、上海哪里化妆品便宜?
化妆品的销售基本集中在购物中心,上海化妆品销售最多的购物中心推荐以下四家:
1、龙之梦购物中心(长宁店)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18号 交通:中山公园 - 公交站 227米 途径公交车: 13路 20路 54路 316路330路 519路 737路 765路 776路 825路941路 946路 947路 2、百盛购物中心(莘庄店)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5001号 交通:莘庄地铁站南广场 - 公交站 214米 途径公交车: 莘车线 莘金专线 莘南专线闵行25路 闵行9路 3、南京东路置地广场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409号 交通:九江路福建中路 - 公交站 36米 途径公交车: 20路 4、浦东八佰伴 地址: 浦东浦东新区张杨路501号 交通:浦东南路张杨路 - 公交站 43米 途径公交车: 338路 583路 791路 961路961区间 977路 隧道三线 最便宜的地方是浦东国际机场的免税店,不过只有出入境才可以买。像兰蔻,香奈儿,碧欧泉之类的品牌,价格只有三折左右。
十、上海老字号化妆品?
上海友谊雪花膏,感觉小时候外婆会用,保湿,味道有点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