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都用什么贴对联啊牙膏行?大家都用什么贴?
用浆糊贴。传统的浆糊,自己用白面活水熬制。在粗糙的墙面粘贴对联非常牢固。
二、大家冬肥都用什么肥料?
冬肥除了通过埋施或撒施复合肥或有机肥补充氮磷钾和有机质以外,还需要补充钙镁锌硼等重要营养,补钙促根壮树,补镁减少黄叶落叶,补锌和硼积累年来花芽分化营养,促进花多花壮坐果多,预防大小年。
微补倍力颗粒剂,含高浓度的钙镁锌硼,随有机肥一起埋施,可有效预防脐橙缺素黄叶、黄树现象,健壮树势。
同时叶喷微补碧力+壮力,全面补充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等各种速效养分,保叶,恢复树势。
三、大家钓鱼都用什么浮漂?
黑坑用阿卢、黄金眼。水库用佛手。竞技用天元。野钓小凤仙
四、大家卖唱都用什么音箱?
卖唱用的是都是拉杆式音响,拉杆式音响受电源供给的限制,一般功率都不太大。购买时请选择低音音质比较好的,再就是将音量开大,看看有无嘶哑声,尤其是话筒音量加大时,语音是否有干炸、撕裂、破音,如有,影响卖唱效果。尽量选择语音听起来绵绵的那种悦耳动听的音质。
五、大家都用什么交友软件?
我用的是微信,QQ,陌陌,探探还有不撸帝这些交友软件
六、大家白天都用什么精华?
精华素是不可以白天用的,用让皮肤呼吸不畅,特别是在夏天,皮肤会感到油油的,很不舒服!!!
七、大家进山都用什么刀?
看你去哪了,多长时间,一般说登山时重量越轻越好,一把折刀足以,最多带把轻点的直刀,可带个登山杖,又可以当独腿用的,或曼浮图的独腿,又可以当杖用。
八、现在大家都用什么车垫?
冰丝坐垫:冰丝是这几年来比较火爆的一种材料之一,什么冰丝凉席冰丝抱枕等等啦无处不在。为什么冰丝这么火爆,主要还是由于它的手感引起的,冰丝的触感凉而不冰手感很舒适,而且它的吸湿透气性也不错同时抗静电防霉防虫。既然它的性能这么好这么齐全,那么价格自然是比较高的。
除了价格高以外,冰丝坐垫还有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那就是太凉了,它只适合夏天这种气候比较闷热的季节使用,一旦到了秋天和冬天,那透心凉的触感分分钟给司机提神醒脑,特别是冬天更能冻哭你,所以冰丝坐垫不建议使用,它的使用期限有限只能每年夏天拿出来用一用。
九、大家装车都用什么工具?
装车有几个关键工具:紧中轴的,紧飞轮的,砸太阳花的,截前叉上管的,截链器,线管钳,这种工具不常用,个人不建议购买(截链器除外)。
其他的就是各种型号的六角,扳手之类。
装车还需要固体和液体润滑油涂抹在关键位置。
十、大家都用什么新闻app?
1.纽约时报
我是纽约时报的重度阅读患者。纽约时报持续关注中国,而且有中文网,纽约时报电子版是收费的,普通用户一个月只有十篇免费阅读的机会,但用户主要为中国读者的中文网app则是免费的,而且更新频繁,原因只有一个。纽约对于学习英语的朋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开始的时候中英文对照,逐渐走向全英文。
2.经济学人
明明是杂志,非说自己是报纸。经济学人基本没有什么新闻性,更多的是新闻评论。其中有中国的专栏,这是我每期经济学人必读的部分。坦率地说,经济学人评论中国不够客观,也许是其主要读者在美国,更可能是其价值取向。
3.华尔街日报
现代社会,不懂经济和金融很可怕。一不小心就被别人忽悠。很多人至今不明白:免费的最贵,付费的最便宜。华尔街日报在财经类杂志中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其中有关于中国的专栏:China Real Time。关注中国经济的视角比较独特。订阅是非常贵的,加上不方便。我就一直探索免费阅读的方法,ios用户亲测可用。
4.卫报
卫报的风格是自由主义,界面相当友好,文化艺术方面的评论相当精彩。还记得高中时看到卫报的一篇评论:莎士比亚没有黑莓,亚里士多德没有iphone,他们过得也很好;基督教在没有博客的年代传向全球,耶稣在山上训诫时没有用PPT作展示。 “所有的科技对快乐生活来说,完全没有必要”。
5.金融时报中文网
金融时报是最早探索电子化的媒体,网上订阅已经大大超越其纸质版的发行量。由于不满苹果30%的提成规定,金融时报退出了app store,专注web版。技术相当好,英文版不付费阅读的方法有倒是有,比较麻烦。我也就一直读中文网,ios app 多是双语报道,也有不少本土的财经作者的文章,睡前读物。
6.Business Insider
新兴的财经类新闻网站,发展速度相当快,值得一看
7.南华早报
我读的是英文版。自此阿里收购南华后,风格确实变了。对大陆的报道相当多,是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8.Timeline
严格地说不算新闻app,是对新闻的深挖掘,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
9.财新网
中文财经媒体里我最喜欢的,也应该是最优秀的。最近安邦发表声明要起诉财新,更让我对财新多了一些关注。另一方面,因为研究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原因,比较关注。
10.端传媒
香港新锐媒体,改变了我对华文媒体的偏见,界面相当好。遗憾的是,前不久端传媒宣布要裁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原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