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光针用法
采用滚轮及针送同步送科,爬坡力强,针距变化小,针位极稳固。缝制海棉、薄皮等缝科,平滑均匀,不起皱,不变形。采用球型及针状轴承,润滑性能好、磨擦小、噪音低、经久耐用。适用于马靴、运用于马靴、运动鞋、休闲鞋、海棉鞋、婴儿鞋、高级皮革鞋类及箱包缝制。
在针杆回升时能够形成线环,并且梭尖能够顺利地勾到缝线的情况下,针杆的高度应尽量调高一些,针杆越往上调,线迹越容易调整。旋梭的位置应调整到针杆回升至旋梭尖在直针中心位置时,梭尖在针孔上面处,以不碰到梭尖为好。收线天秤的时间要调快一些,在梭尖勾到缝线后,带着缝线刚好走到过线槽时,收线天秤开始往上收紧缝线,在缝线通过线槽时牛角把旋梭架与过线槽之间拨开稍大于0#珠光线的距离,让缝线顺利通过。挑线簧的力度要稍微调轻些,在面料不起皱和不弯曲的情况下,底线和面线都应调紧些,这样有利于线迹的稳定。
2. 珠针有什么用
准备一块布料宽30厘米,长50厘米左右的。我使用的是一块旧围巾。也可以使用闲置的毛巾来制作。
将一边向内折2厘米,然后在向上折约一本杂志的宽度,然后用珠针固定。
用包边条连折边一起包边。
顶边向内折2厘米,然后在两头和正面折合位置的背面缝上暗扣挂在电动车即可。
3. 珠光针干什么用
是塑料材质。珠光塑料是具有珍珠母外观的塑料。大多在热塑性塑料中加入珠光颜料制成。珠光速料大部分为高折射率的片、针晶状颗辟,折光率为1.5O〜2.15,主要是铅的化合物,如碳酸铅、磷酸铅、砷酸铅等,还有氧氯化铋及鱼鱗的提炼物。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二氧化钛包覆的鳞片状云母(云母钛)是一种较好的无毒珠光塑料。
4. 珠针是干什么用的
必备工具包括:
1、刺绣绷子:直径有7CM、9CM、12CM、15、18CM,根据自己需要的大小选择,建议购两枚9CM与15CM较适合,如果一个则为12CM
2、绣线:25号刺绣线,一支8米6股,纯棉,作品一般使用的是2股刺绣
3、刺绣针:一般为7号。中等粗细,因为麻布绣线与布比什么苏绣、湘绣要粗一些
4、线剪:剪去多余的线头
5、熨斗:用来平整刺绣图和布料
6、水消笔:用来将图案画在布上
7、复图套装:用来将图案复制到布上
8、刺绣布:只要是布料都可以拿来绣,不过材质不同,做起来难易程度也不同,建议无弹性有点厚度纱支较细密的亚麻布。
9、镊子:绣错时挑线用
10、锥子:分为直锥与勾锥,用平疏通或平整木珠的孔
11、线蜡:改善创作过程中线打结、扭曲的情况,下水即溶。
12、粘合衬:在白色布料及薄布和布纹稀疏的布料上,增强布料的紧密及挺刮度,避免把背面线带到正面,一定要用到衬
13、珠针:做丝带绣时固定用 选配工具包括: 1、穿针器:辅助穿线 2、绕线板:用来收集刺绣线 3、针插:插针专用的包 4、熨斗:需要熨烫的时候用 5、热熔胶枪:需要粘接时使用,家庭也是必备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打珠针针法
丝衣服裂了可以使用相近颜色针线进行修补。
先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疏缝、假缝和平针的针法一样,但针距较大,这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正式缝合前的粗略固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缝合,作用类似于珠针。
针尖后退式的缝法,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为了防止面料开县,在起始或者总之以及希望缝得结实时所使用的方法。有返回到一个针眼的全回缝,还有返回到前一个针距一半的半回缝。常用来缝合拉链、裤裆、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6. 珠头针如何用
剪钳:用来剪断一些较细的金属线,一般的剪钳是不能用来剪钢圈的哦(如戒圈,手锣圈等)
圆嘴钳:用来绕出漂亮的圆形,一般多用于9针,T针,包扣等.
尖嘴钳:可以用来夹扁定位珠,把弯了线或者针弄直,当然还有其他用了,这个就等你们自己慢慢实践了
镊子:用来夹一些小配件时用,粘钻或者粘小东西的时候尤其需要
剪刀:用来剪线和绳子等
美工刀:不算是绝对的必须品,不过有备当然是最好,像软陶一类的东西,是可以后期再加工的,所以,备有美工刀可以随时对他进行一些调整,更方便制作时候使用。
胶水:如果不用到粘的,不备也无妨,胶水又分AB胶,速干胶,热能胶 其中AB胶是用来粘钻一类的,粘出来效果较好,
速干胶一般是辅助用,干后较脆,忌摔,不适合粘钻类,粘出来边缘泛白,一般我是用来打底用的
热能胶适用于粘布料类, 另外就有热能胶枪,这个是配合热能胶使用的,胶条可以用火加热再使用,不过那样会使胶变黑,所以,如果要求较高的话,配合胶枪使用是最好的
串珠针:用来串珠珠时使用,有些线较软,直接用来串珠子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借助串珠针了。
置物盒:严格来说这个应该不算是工具一类吧,也不算是必须的,不过如果喜欢把东西整理整齐的话,备几个来放一些小配件也是非常不错的,这样要用的时候就不会要到处找了。
7. 吸珠针使用方法
掇花针的使用方法如下:
手工刺绣的针法繁多,且不断发展,基本针法主要有齐针、散套针、切针、滚针、扣针、环套针、绕子针、打子针、篱笆针、珠宝针、克丝针等。
齐针
起落针均在图样的外缘,花线排列均匀整齐,既不重叠,又不露底。根据需要,线可以直向、横向或斜向。齐针适用于单色的小型花卉,是手绣的最基本针法。
散套针
采用基本等长的针脚(一般5毫米左右),参差排列,分层进行,层层相错,针针穿插镶嵌。此针法机动灵活,善于表现各种对象的纹理转折,色彩和明暗,增强立体感,适用于绣制写实的彩色纹样,是刺绣常用针法。第一层绣边,靠边的针脚要齐整而紧密,向内的一侧要长短参差,短针脚是长针脚的四分之三左右。第二层绣线套接于第一层的短针脚,第三层套接于第一层的长针脚。从第二层开始,实际是绣隔一根线距离的稀针,以此类推。最后收尾(绣边)的一层,是和起头一样的密针。转弯处的针脚酌情缩短,转折角度不宜过大,以使其转折自然。
切针
是刺绣中针脚最短的一种针法,也叫倒接针。针从背面留一个针脚的位置穿出,再从上一个穿出的针眼穿进拉紧,如此反复。切针宜用较粗线,绣后如鱼籽一粒一粒紧紧相连。此针法适用于细密图案的单线条。
滚针
又称别梗,即每两个针眼相距半分左右,针脚长度1分左右,针针搭接,连成线条。由纹样的顶端背面起针,在半分处落针;从第一个针孔穿出,在距第二个针孔半分处落针(针脚长1分);从第二个针孔穿出,在距第三个针孔半分处落针。如此反复,绣出“绳花”线条。出针时,必须在已绣线的同一侧。
扣针
从图案的外缘起针(线头在反面),在图案的内缘落针,于外缘起针点一侧约1.5厘(约0.5毫米)处压线穿出,再于内缘第一个落针点一侧(与外缘出针点同一侧)1.5厘处落针,如此反复。针脚大小要匀称,绣线排列要整齐。扣针可以勾勒各种图案,还可用以扣布的毛边(相当于机器锁边)。用扣针遇弯环处,外缘针孔距适当大于内缘针孔距。
环套针
环环相套,形似链条,适用于变形图案中装饰粗线条。起针后,在起针点一侧3厘~5厘(约1毫米~2毫米)处落针,依纹样的走向向前1分~1.2分(约3毫米~4毫米)处穿出,针穿入绣线已形成的环套中,拉出锁紧;针再从这个环套中穿入底料(与同环套针孔距3厘~5厘),向前1分~1.2分穿出,再入新形成的环套,以此类推。环套针宜用较粗绣线,针孔距大小依需要而定。
绕子针
也称缠绕针、线圈针,是用绣线缠绕成弹簧状紧密排列的线圈,再把线圈穿钉在底料上,组成图案。一般从图案中心起针,线穿出后,从线的根部向针上缠绕,直至达到预定长度。用手按住线圈,小心地将针线抽出,针穿入底料预计的位置,将线圈固定。线圈缠绕长度根据图案需要酌定,一般不超过3分,较长的线圈,中间最好固定一针。
打子针
也称疙瘩针,是用绣线系成疙瘩,成粒状突起,多用于绣传统图案、昆虫眼睛、花蕊等。将线抽出后,在针上绕一圈,然后从原针眼刺入,绣品上成粒状突起。
篱笆针
形似篱笆,用交叉线条编绣而成,适用范围较广,但不宜绣太宽的图案。从①处出针,从④处入针;从②处出针,从③处入针;从①处出针,从⑥处入针;从④处出针,从⑤处入针。以此类推,则绣出篱笆状的花针,用其组成图案,或绣制花边。同向针孔距一般为半分左右,两排针孔距酌情而定,不宜太长。
珠宝针
用于补绣连接贴布和底料,并在贴布边缘形成等距离的小珠粒。先把贴布贴在底料的预定位置,起针于距贴布边3厘(约1毫米)处,然后把线套一个圈,距起针处半分把针刺入底料,从贴布内侧出针,穿入线圈,向上把线拉紧,成粒状即可。再将线套一个圈,针从底料(距上一个针孔3厘)入针,从贴布边缘内侧出针并穿入线套。以此类推,在贴布边缘形成一圈珠粒突起,将贴布圈绣于底料上。
克丝针
用于补绣连接贴布和底料,使贴布边缘出现等距的切针和小孔装饰花边。先把贴布的边折向背面,贴在底料上,在贴布边缘半分处起针,第一针紧靠贴布在底料上落针,再挨紧贴布边半分处出针;第二针从第一针落针处入针,距起针半分处穿过底料、贴布出针。如此反复,直至把贴布缝绣于底料上。
绣法
刺绣从绣法上分,有平绣、漏绣、补绣(贴花)、掇花、割花等。平绣是以齐针、散套针、切针等针法在底料上绣图案。漏绣是以适用针法绣底料而留图案,一般为单色绣,适用于绣几何图形和书法。补绣是将剪成图形的花色布料绣于底料上,珠宝针、克丝针适用于贴花。前面介绍的孝圣皇后所绣佛像即属于补绣类。掇花,先把花样纸贴于底料反面,然后用空心针从反面绣,针刺入底料再退回,正面留一个线套,一针一针挨紧刺入。刺得深度一致,正面图案才整齐美观,正面线套一般掌握在1毫米左右 。
根据图案色彩需要,适时更换绣线颜色。掇绣完成,用清水洗掉花样纸。割花,一般采用齐针平绣,每根绣线均于正面跨过隔垫物(多用席),图案绣好后,用利刃于隔垫物上整齐地割开绣线,拿下隔垫物。
8. 珠针怎么用
准备好前裤片、袋贴布、袋里布
2.将袋里布正面朝上,前裤片正面朝下,边缘对齐,并用珠针定住。
3.反到方面,将袋贴布、袋里布的口袋的侧边用珠针固住
4.将前裤片、袋贴布、袋里布重叠的地方用珠针向外侧三层,一起固定并缝合,这样,裤子前外贴袋就做好了。
9. 彩色珠针有什么用
褶皱是服装在折叠缝制后产生的纹理效果。褶皱在服装上应用非常广泛,从裙摆、裙腰、衣摆,到袖口、领口,以及提包、手套等,随处可见各式各样设计精巧的褶皱。
褶皱缝制是服装DIY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下面介绍具体的缝制方法:
第一步、用裁缝笔在布料上需要出现皱褶的位置画线。
第二步、在画线处折叠布料,并用珠针固定;
第三步、先假缝几针,此时折叠处会凹凸不平,需要用熨斗烫平;
第四步、沿着画线正式缝合,缝线尽量整齐细密,否则会导致各个褶皱宽窄不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