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他是一位苦行僧式的人物,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纱。他有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领导印度国大党。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即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对印度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长期斗争,印度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在成立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1948年,他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被刺杀,但“圣雄”甘地永远活在了印度人民的心里。
甘地有哪些成就?
甘地(1869年一1948年),即莫罕达 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亦称“圣雄甘地”,有 印度国父的美誉,他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先 驱,同时也是印度国大党的杰出领袖。在他的带 领下,印度在国家独立、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道 路上不断前进。甘地曾提出著名的“非暴力”的 哲学思想,由此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非暴力不 合作运动”,他的这一思想对全世界的民族主义 者以及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甘地一生是什么样的?
甘地七岁时,全家迁往拉吉科特,他便在当地读小学,十二岁进人拉吉科特的阿弗列德中学。十三岁时,根据印度教习俗,甘地与卡斯特巴尔结婚。1887年,甘地考取萨玛达斯学院,但因种种原因,在一学期后退学。1889年9月,他去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在英国期间,他读了大量的宗教书籍,这对他日后的非暴力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1891年,甘地考取了律师资格,学成归国。1893年,甘地因为办案到了南非并在那里定居,他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就是在那里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实践。甘地看到印度侨民在南非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就组织了一个印侨团体“纳塔尔印度人大会”,以非暴力的方式为侨民争取平等待遇,产生了很大影响,迫使南非政府废除了针对印侨的人头税,并承认印度的合法婚姻在南非有效。
1914年,在南非生活了二十年的甘地偕夫人回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伦敦召集印度侨民组成志愿救护队,后来又在印度为英国招募士兵,希望以此感化英国,换取印度的自治。然而,大战结束后,英国非但没有满足印度人民的自治要求,反而颁布了压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罗拉特法案》。
甘地马上组织起非暴力运动,号召全国总罢工,要求印度人民绝食和祈祷,以示抗议。1919年,甘地第一次提出了针对英国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主要内容是印度人抵制英国殖民政府的学校、法庭、立法机关,抵制英国货和不接受英方委任的国家职务。1920年初,国大党批准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计划,同年,甘地起草了新党章,加人了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获得自治权的内容,并获得了国大党年会的通过。
1922年,甘地被英国殖民当局判处六年监禁,后来因病被提前释放。1924年,甘地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不合作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1929年,国大党年会通过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提案,将党章中要求的“自治”改为了“完全独立”。1930年,印度的各种纺织品进口比上年减少了三分之一,纺织中心孟买的十六家英国工厂倒闭,而印度人的土布工厂一年中从三百八十四家增加到了六百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