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美容术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诗经》中对古典美人最生动形象的描述。生活在千百年前的美女们,没有品类繁多的化妆品和各种各样的养生会所,她们又是靠什么抵抗岁月的侵蚀,做到容颜不老、体态不衰呢?其实,她们为了护肤也常常“无所不用其极”。
一、女皇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而且是一个活了81岁的长寿女皇。武则天是非常讲究保养的人,御医们也为她的皮肤护理开出了很多美容秘方。
1.妇科药材美容
有两个很有名的美容秘方是武则天常用的。一个是“益母草泽面方”,后世的医书中也曾经收录并改名为“神仙玉女粉”。益母草是妇科的良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有治疗肤色黑、祛除面部斑点和皱纹等功效;经常使用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
“益母草泽面方”具体的做法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采集根苗全具的益母草,采集的益母草上不能带一点土。将采来的益母草晒干,粉碎后过细箩,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调和成鸡蛋大小的团药,晒干,然后用黄泥土制成炉子,炉子四边各开一个小孔,炉上层和下层放入炭火,两层间放置药丸,点火烧制。
2.自制面膜护肤
这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面脂作为养颜美容用品,在唐代很为流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面膜,有别于今天的是,那时候的面膜都是用天然的药材制成的。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加猪油炼成的。
制作方法也很复杂,药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为面脂。葳蕤、瓜蒌、猪油有滋阴润肤的功效,细辛、白附子、辛夷可以祛风通窍,黄芪可益气补肾,川芎、木蓝皮能活血保湿 。所以这个面膜用后可以光洁皮肤、祛皱保湿,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一代女皇更为偏爱中药护肤法,除了美容,中药的调理滋补效果也是很好的, 这位女皇一直活到了81岁的高龄。
二、杨贵妃
1.美容浴
杨贵妃爱泡温泉,这是众所周知的,温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治疗皮肤病,提神,还有美容的功效,而且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治疗一些风湿病很有疗效,像关节炎、哮喘、风湿病等都有疗效。
除了温泉浴,她还常用豆浆沐浴。豆浆是用上等大豆磨制出来的,里面含有对女性极好的大豆异黄酮和益智的卵磷脂,这对女性皮肤有美容作用,用生鲜豆浆洗手脸约5分钟(时间长更好),自然晾,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皮肤光亮白嫩,因为豆浆里面含有卵磷脂这个元素,所以可以减少皱纹,延缓衰老,是极佳的天然的保健品。杨贵妃保持皮肤白嫩、光滑,豆浆同样功不可没。
2.食疗
除了沐浴,杨贵妃也很注重饮食上的滋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杨贵妃最爱吃的滋补品之一,有生津、益智、促气养颜作用,常吃补脾益肝悦颜,生血、养心神,常食可使人百色红润,身体健康。
3. 自制红玉膏
红玉膏是杨贵妃常用的外敷类“增色”秘方,其主药是杏仁,含油脂,擅长滋润皮肤,营养皮肤。后来,“太真红玉膏”传出禁宫后,对后世影响很大,民间也纷纷应用。
如此精于保养,在盛行衣着暴露的唐朝,杨贵妃的凝脂之肌不知引来多少目光,难怪唐玄宗至死也不远舍弃这位绝世美人。
三、慈禧太后
提到慈禧,总会让人想到她祸国殃民的政治角色,其实,她还是位“养生专家”。年轻时,她就是位美人,即使人到晚年,仍然肌肤白嫩,容颜未老。这都得益于她独创的“养颜术”。
1.珍珠粉驻颜术
慈禧对中医中药情有独钟。尤其喜欢用珍贵的“珍珠粉”来留住青春。她将珍珠粉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匀,然后敷在脸上。《开宝本草》说:珍珠涂面,令人润泽。不光外服,她还将珍珠粉调成粥状,用温茶送服,常服珍珠粉,使她的皮肤光滑。宫中设有专人负责采珠,还专门研制珍珠粉供慈禧太后享用。
2.鸡蛋护肤
鸡蛋清,成了她最常用的“面膜”。每天晚餐过后,洗完脸,她就开始把鸡蛋清抹在脸上。第二天起床后,用清水洗脸去除蛋清。这天然的面膜使得她肌肤白嫩润滑。慈禧还发明了“朱砂蛋”用来去除皱纹。将鸡蛋打碎一个小孔,去除了蛋黄,然后,在蛋孔内装入朱砂细末。用蜡将小孔封好,与其他蛋一起放到鸡窝里,让不知情的老母鸡孵化。待小鸡孵出壳后,将朱砂蛋里的药取出涂在脸上,可使面容白里透红,光滑润泽。
3.昂贵药材护肤
她还自创了“玉容散”,这个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是以“白”字为主的中药材。比如,白芷、白芍、白附子。可以使肌肤焕发光泽并改善黑色素沉积。女人要补气补血才能使面色红润。为此,她常服用人参,不过,她是将人参含在嘴里,既不咽,也不吃,一直含到人参化了为止。
这位慈禧老佛爷即使是用早点都要九九八十一道菜,对自己的容貌更是不尽奢侈。珍珠粉与名贵人参在当时都是极难获得的中药材,尤其是珍珠,往往要采珠人以命相博来获取。
古代的护肤秘方数之不尽,但大多是达官贵族才有条件享用的,而且看起来极为复杂。相比之下,现在我们也能轻松用上在古人看来十分珍贵的护肤品了!
2. 古代美容方法
美容美体在古代应该叫化妆吧。
3. 古代美容护肤
第一:清洁。
以前是直接用草木灰、绿石泥浆等等做了清洁的原料。后来逐渐发现草木灰和强碱结合,发展成手工肥皂,从欧洲一路兴起,直至全球。
第二:滋润。
或者叫滋养,古代人滋养护肤,主要是通过涂抹天然的植物油或者动物油。各类植物油脂都是小分子结构,更容易被皮肤吸收。比市面上的大牌化妆品来说,它们都是使用矿物油或者合成油作为油脂基底,营养极度缺乏,对皮肤无益。
4. 古代美女是怎么美容的
绞脸 开脸的施行者使用一根细麻线,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或者中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麻线在被开脸的女子脸上绞动以除去汗毛。此外,眉、鬓角也要修整。 在要绞脸的女人脸上抹上石灰,“美容师”咬着打交的丝线的另两端在抹着石灰的脸上绞来绞去,一会儿,汗毛被拔光,眉毛修得齐整,脸上也光滑、白净多了。 开脸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可能会造成汗毛向皮肤内生长。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称绞面、开面、开脸等,是在西亚、中亚到东亚历史久远的使用线除去妇女脸上的汗毛的美容手段。
5. 古代整容术
整容和易容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整容过后的面容持续的时间长,而易容则不能保持太长时间。古代易容术其实也就是一种化妆技术,而且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
6. 古代美容师
美容业的始祖李渔,其实古代的美容业更多的是体现在艺人姿态表演及化妆上面。李渔早年生活富足,在康熙五年组建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他是一个很有文艺气息的人,这也是男人女人都喜欢李渔的地方。在李渔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到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所以后人才将李渔称为是美容业的始祖。
7. 古老美容术
一般旧时的女孩在出嫁之前,都会叫来一名“挽面师”帮自己挽面,挽面完之后,整个人便会变得容光焕发,可以说是一种古老而又传奇的民间美容术!
挽面师在给新娘挽面时还会说些吉祥话,又称作挽面四句:
手里拿着红棉线,喜为新娘来开脸。
新娘心里喜洋洋,敬烟敬酒又敬糖。
一把枣子生麟儿,两把花生落凤凰。
左扯三下中状元,右扯三下福满堂。
8. 古代美容术书
做美容保健在古代是医生
9. 实用古代美容术
绞脸方法 : 把一根略粗的棉线一端用牙齿咬着(因为细线会扯得汗毛很疼注意是略粗棉线),右手拿线中间,左手将剩余的棉线拉到左边,这时左手不动 ,右手用食指将棉线中间部分缠绕,记得缠绕五六圈就可以了,右手拇指和食指撑开中间部分呈三角形,右手拇指和食指反复地把线一张一弛,一拉一合。随着牙齿和手的拉动,汗毛就会被扯下来,虽然刚开始会很疼 ,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了,脸上会显得非常白白净净哦。切记:最好绞脸之前用热气蒸一下脸,使毛孔张开。用后一定要敷用冰箱冷藏后的面膜敷一下,不然脸会很红的。拼音:jiǎo liǎn 造句:
1) 汞粉美白,细线绞脸,古代妹子的化妆术有多危险?
2) 南宁古老"绞脸"美容术受欢迎。
3)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法,它通过绞脸师灵巧的双手配合牙齿,用一根粗线一根细线形成交叉的三角在顾客脸上绞动,以除去细小的汗毛,并把眉鬓修整。
4) 绞脸,对农村50岁以下的女人来说,是一个生僻的名词,60岁左右的女人大都经历过,因为出嫁前,她们都要绞脸。
5) 这里面什么都有,有化妆,面膜、绞脸、纹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