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一般有仪器,也可以自己采用公式计算 女性的身体脂肪公式 参数a = 腰围-公分(腰部的周长) x 0.74 参数b = (总体重-公斤 x 0.082) + 34.89 身体脂肪总重量-公斤 = a - b 身体脂肪百分比= (身体脂肪总重量÷ 体重) x 100% 男性的身体脂肪公式 参数a = 腰围-公分 x 0.74 参数b = (体重-公斤 x 0.082) + 44.74 身体脂肪总重量-公斤= a - b 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 = (身体脂肪总重量÷ 体重) x 100%
体脂称怎么测量出蛋白质多少的原理,我就不信没人回答
体脂称工作原理:
人体脂肪秤的原理是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份,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因为体内电流的通道导体是肌肉,从电流通过的难易度可以知道肌肉的重量,由此可判断,在体重的比例。
注意事项:
由于测量体脂时会有微弱电流经过身体,孕妇及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透析机等其他移植医疗设备的人,慎用体脂秤。
扩展资料:
相关报道:人民网-不同体脂秤,测出来的数值不同
记者选择的三款体脂秤,有30多元的,也有200元左右的。在使用方面,都要先下载并绑定专用App,并输入性别、身高、年龄等信息。平稳放置后,光脚踏到秤上就能激活。
记者找了两位测评员测试发现,踏上体脂秤后,大概3~5秒就可显示出体重。体重显示后,约5秒后就会显示出体脂率。这时,可以在手机App上看到体重、体脂率、BMI等一系列数据。测试结果(见图表)显示,三款体脂秤测量的体重与体脂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9.9元体脂秤的数据浮动较大。
南京明基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营养科医务人员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为测评员A检测了体脂。结果显示,测评员A在医院测量的体脂率是22.5%,与三款体脂秤测量的体脂率结果最高相差1.2个百分点。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江苏省营养学会营养师颜晓东表示,家用体脂秤大多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原理很简单,用电流通过的难易程度来推算出脂肪和肌肉含量。
“喝水、进食、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有限等都会影响数据。不同产品的数据模型也会影响结果。”颜晓东解释,一些体脂秤软件采用了相关年龄段人群的大数据经验值作为参考、推算,有时候反而会形成误导。“在填基本资料时改变下性别,就会发现得到的体脂率大相径庭。”
此外,家用体脂秤多为四电极(仅双脚)测定。而医院是把人体分成五个节段,让电流通过全身,得出来的数据就越准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体脂称
人民网-别迷信体脂秤 三款测出三个数值
这事儿我也很想知道,最近刚有些想明白了。健康的肌肉是由约73%的水和27%的蛋白质组成。所以体脂秤应该大致就是把测得的肌肉率减去水分率得出了蛋白质比率。你去仔细观察一下你体脂称的数据,可以发现,肌肉率 - 水分率 = 蛋白质率(我体脂秤给的是“肌肉量”,只需用它除以“体重”,即可得“肌肉率”)。我用我一个月的数据测试过,结果几乎只有正负0.1%的差别,所以我的推理应该没什么问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