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本来就不低,而经过了这一轮的疯狂上涨,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都是进入到2字头,即便是一些小县城也是1万起步。早已透支了未来房价增长的潜力。还要在未来几年里房价继续超高,难不成浙江不准备发展实体经济,就靠金融产业和房地产业来维系经济的发展!
看看在内陆地区的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只有5000~6000元/平米,再回过头来找找浙江境内1万以下已经是凤毛麟角。虽说浙江是全国私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居民的财富也是积累最充足的地区。可实体经济在逐步向内地城市和周边国家转移过程中。浙江并未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在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都是急先锋,走在其他省份的前列。而且棚户区改造占到了城市新增住宅供应量的50%以上,未来这几年还会继续投放市场。货币安置更是推高了各地的租金和房价。居民的80%以上的财富已经投入到房地产里面去,未来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继续砸进房地产这个无底洞里。
支撑房地产市场已不可能靠浙江省内资金,而是要靠吸引外来人口的购买潜力发挥。可这种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有多少吸引外来人口购买的动力?更不用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高过一些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要不是迫不得已,又多少人会放弃在自己的省会城市而选择同样价格的浙江境内三四线城市。
虽然很多省内三四线城市会在未来几年里出现房产市场滞销和下跌的情况。可也不是说所有的三四线城市都会萎靡不振。毕竟浙江是沿海最开发的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区域。在上海1+7都市圈中浙江就有嘉兴、湖州、舟山和宁波四个地区入围;在杭州都市圈中绍兴、湖州的德清、嘉兴的海宁也会揽括在内。这些可以激发潜力的地区和城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成为新的热点。而且还有可能让房价也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浙江的三四线城市全面开花的时节已经过去,房价分化时期即将到来。一些具有都市圈辐射范围和城市特色的三四线城市还会保持稳定和继续增长势头。而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会走下波路。二八定律用在浙江未来5年里的房地产市场最合适,20%的城市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80%的城市冰冻期就要来临。
所谓二线指的的省内二线还是全国所有二线?
浙江房价是普遍偏高,包括三线在内。浙江三线城市的均价是明显高于外省三四线城市的。
所以这所谓的和二线持平必须要看参照对象。南昌、太原、长春这些都是二线城市,甚至沈阳这样的一线城市,均价也才刚1万。如果跟这些二线比,那不需要五年,现在就已经超过了。但厦门、福州、济南这些也是二线城市,均价2-5万,而且都是经济强市,这么大差距怎么持平?
如果是比较省内二线,那么衢州已经提前完成题主所说的目标。
因为浙江二线以下级别城市只有衢州和丽水这两个城市,而且都是三线。现在衢州房价比嘉兴还高,直逼台州和绍兴,这俨然已经是持平省内二线的水平了。但是想持平温州这样的城市,基本没可能。
不过凡事无绝对,很多省份都有个别经济弱市的房价直逼经济强市的。比如山东人均收入倒数第二的聊城市,房价比省内第二经济强市烟台还高,吊打人均GDP全国第二的东营。所以衢州未来达到温州的房价也不是不可能,但至少五年之内可能不大。
从常规角度来说,三线在发展,人家二线也没原地踏步,你进步人家也在进步,所以凭什么三线就对标二线?当然如果确实发展速度惊人,已经达到二线城市水平,那么均价对标多数二线也不奇怪。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